第112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胡雪巖把從明軍那兒聽到的歐美全球爭霸的形勢詳細述說了一遍,然後又說英國海軍最強,法國陸軍最強,美國屬於後起之秀,他們這些國家為了奪取全球霸主地位,不斷搶佔勢力範圍,積聚力量。
“朝廷外強中乾,好似羸弱的黔驢;粵匪以拜上帝邪教裹脅愚民,如蝗蟲過境雖興盛一時,必然不得持久。華夏亂象,歐美列強看在眼裡。他們為了攫取更大的利益,必然還會持續不斷的敲擊中國國門,朝廷那兒決不會有什麼指望。”
胡雪巖冷笑了一下,“對朝廷來說,八旗才是根本,除非滿漢合流,否則朝廷一定嚴守滿漢大防,絕不會以舉國之力對付夷人。煙片戰爭中,兩萬英夷自海而來,前方稍一不利,朝廷就割地賠款,喪權辱國,輕易認輸。因為夷人只會索取錢財,不會危及江山社稷。”
王有齡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赴浙稟到,正好經歷了鴉片戰爭。何桂清身處京城翰林院,英夷的動向,朝廷的應對,他全都清楚很。想起當年的情景,兩人搖搖頭,全沒說話。
“雲公、雪公。”胡雪巖以端然的神sè說道,“方今又是一個大爭之世,與先秦chun秋戰國相仿,正是一個英雄豪傑大顯身手的時候。天竺佛國已經淪為英吉利夷人的殖民地,我中華只有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凝聚人氣,興辦實業,辦工廠,辦學校,富國強軍,才能與歐美列強爭鋒,恢復昔ri萬邦來朝的榮光。”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何桂清笑著搖搖頭,“雪巖兄,《鐵幕降臨》我也翻過幾回,書中的道理確有幾分,不過這海外歸來的明遺只是開了個好頭,要說成事還為時過早!”
胡雪巖笑道,“明軍船堅炮利,自認剛從海外歸來,但依我看,很是可疑。”
何桂清頓時驚詫,“雪巖,明匪魯王之後有假!”
“我前後去了兩趟鎮海,親身見識到明軍的堅船利炮,所拜會到的明軍大小官員,擅長奇巧yin技,沒一個是庸才,他們海外歸來或是真事。只是明軍安撫使吳石芒是江蘇松江口音,守備鎮海的查宇當是浙江海寧口音,安撫副使史文博一口的京片子,鴻臚寺正卿是東北人、少卿是安徽口音,他們都能說得一口流利的洋話。”
何桂清臉上頓時出現異樣的表情,他心思,明匪頭目各地人士都有,且還jing通洋務,起事籌劃決不會是一年兩年的事情。
胡雪巖,“我以為明軍好比秘密活動的天地會,復興黨就是他們的內堂,現在他們立國定製,監國、內閣、六部、錦衣衛,文武兼備,分工明確,謀取天下。”
說著,胡雪巖遞過一本小冊子,《復興黨宣言》。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所有華夏苗裔,炎黃子孫,同文、同種,同倫理,組成同一個華夏民族!華夏民族利益高於朝廷利益,朝廷只從屬於華夏民族,而不是華夏民族從屬於朝廷。”
翻看了這裡,何桂清猛地將書合上。小冊子中的話,正合孟子“君為輕、民為貴、社稷次之”,說得何桂清心癢癢。
“我是大清的直臣,要對得起先皇帝!”
停了一下,何桂清又說道,“不過,這債券私下銷售也不是不可為,但是官府絕對不可能出面。”
“沒錯,君恩深重不可忘,我與中丞絕不留下罵名。”王有齡也跟著說道,“雪巖,債券這事情就交給你了!”
何桂清、王有齡各派了一個師爺,協助胡雪巖召集各州府縣,商議購買復興債券事宜。
與此同時,吳石芒、班學也在抓緊時間佈局浙東。
根據執委會的決定,一營撤出鎮海之後,只在舟山留一個連,其餘全都組成jing乾的武工隊,一個縣一個點,長期紮根鄉村,恐嚇威脅城市,儘量控制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