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對人類歷史最深遠的影響就是金本位制度的第一次崩潰。
注意啦,這個“金本位”並不單單指一個國家的貨幣制度,這裡指的是一個形成於1880年延續至1913年國際貨幣結算體系。
這個時期資本主義列強英國、美國、德國、荷蘭、一些北歐國家和拉丁貨幣聯盟(由法國、義大利、比利時和瑞士組成)全都實行最純粹的金本位制度金幣本位制度,這就讓國際貿易有了順利進行的基礎。
金幣本位制度就是以黃金作為唯一的準備金,只有黃金具有無限法償能力。不管是中央銀行還是私人銀行發行的“銀行券(真正意義上的鈔票)”,包括白銀、銅和其他金屬或非金屬輔幣,都可以無限制地自由兌換黃金。
在這個金本位制度的全盛時期,黃金是各國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資產。而英鎊則是國際最主要的清算手段,黃金與英鎊同時成為各國公認的國際儲備。
英鎊之所以這麼牛逼,是由於當時牛牛就是這麼牛逼。於是形成一種以黃金和英鎊為中心的國際金本位制,也有人稱之為英鎊匯兌本位制(sterling exchange standard system)。
然後一戰爆發了,各國包括日不落帝國停止銀行券兌換黃金並禁止黃金輸出。
戰爭期間,各國實行自由浮動的匯率制度,匯價波動劇烈,國際貨幣體系的穩定性已不復存在。於是金幣本位制宣告結束。
所以在一戰之後就出現了一個問題,沒了國際貨幣結算體系,各國之間還怎麼做生意呢?
好吧,其實大家不能做生意還是一個小問題,不做那就不做了吧,正好可以按照重商主義的傳統築起非關稅壁壘,從而保護各國的工農業。
這就是為什麼美利堅在1920年到1921年陷入了一場“小蕭條”。
不過失去黃金這個“貨幣之錨”之後,各國通貨膨脹不可避免地愈演愈烈。這個問題就大了。通貨膨脹可是會引發赤色革命的哦。
各國貨幣通貨膨脹又跟奧戰爭賠款這檔子事情聯絡在了一起,這個問題不但大了而且更加複雜了。
說了半天,說的就是1921年全世界經濟學家們面對的兩大現實問題:
第一,重建金本位制度。
第二,整理同盟國戰爭賠款。
這兩大問題還附帶著一個小問題,既然不能打不過蘇俄,那麼索性就把蘇俄再拖回資本主義國際體系算了。
不管是米塞斯還是凱恩斯,歐洲一大票經濟學家如今就在忙乎這幾件事情呢。
比起這幾件事情,資社論戰不過就是一場學術之爭罷了。
所以1922年有兩場重要的經濟會議,一場是春天在義大利舉行的熱那亞會議,另一場是秋天在瑞士舉行的日內瓦會議。
熱那亞會議就是各國以承認蘇俄為條件,壓迫蘇俄要承認沙俄之前欠下的外債。結果非常因吹斯聽,毛子和漢斯在場外互相承認,互免外債,進入了蘇德蜜月期。
日內亞會議是各國央行共同舉行重建金本位制度的會議,結果就是緩解了眼前的困局,種下了未來大蕭條的種子。
那麼我們的袁大師有辦法解決這幾個問題嗎?
有啊,太有了啊,歷史書上面都寫著呢,而且還是一勞永逸的做法……
“皮卡皮卡皮卡皮卡……”
“大師球行了。別號喪了!我推動歷史往‘正確方向’發展不就好了嗎?”
“宿主,你一定要正確啊,不正確的話,那本系統只好來一次真正的十萬伏特了啊。”
第二百四十二章 金本位 中
本章副標題:當經濟學家就不用拜堂口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