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因為他們是黃種人。

這個時候黎民偉靈機一動,對買票員說他們是袁先生的朋友,這才能入場觀看。

有了如此經歷又看過了《十二人》之後,他們親身感受到了美利堅種族歧視的厲害,也深刻感受到了我們袁大師的厲害。

他們這位賽里斯同胞靠著自己的才華,硬生生地在如此排外的美國打出了一片天下,這不佩服都不行啊。

等到了安良堂,他們發現裡面的洪門弟子也對這位外山二爺讚不絕口,稱其為是有才華、有手段、有義氣、有範兒的“四有兄弟”!

這位“四有兄弟”的出現不但改變了紅旗老五和金鳳四姐這對黑道夫婦的命運,也讓東海岸洪門各個堂口的日子好過了不少。

司徒美堂在一旁介紹道:“鴻漸,你不是一直想要推動我們中國電影的發展嗎?這幾位可都是難得的電影人才啊。”

袁燕倏在心裡面點了點頭,黎家這個電影世家雖然日後是敗落了,但是這不是他們這幾位的鍋,而是大環境的問題。

他們要是能換身白皮,那必定能在好萊塢擁有一席之地啊。

“多謝爺叔費心了咳……”袁大師點點頭道,“我會通知《饑荒孤女》劇組那邊的咳……”

作戲要做全套的他嘆了一口氣,向黎家四人說道:“兄弟我也只能幫你們到這了……”

“袁先生,您客氣了!”

司徒大龍頭一看他這麼心灰欲死的樣子,心裡既是唏噓也是惋惜,出言勸解道:“鴻漸,千萬別放棄。你如此年輕,如此有才,還有著好大一番事業呢,比如說……”

“比如說……”他腦中靈光一閃地道,“老夫這些天也關注了一下電影行業的發展,覺得這一行乃是大有可為啊。如果可能的話,我們安良堂也要進軍影業!……”

“可惜我們安良堂是沒有這種人才的,只有鴻漸你才能把這個擔子給挑起來啊。”

其實他老人家也不過隨口說說,而這一說就說到袁大師的心裡面的。

袁燕倏原本就要拉著洪門還有日後的致公黨來搞電影公司的嗎。

黑道拍電影,這才是歷史常態啊。

《教父》裡面就有一段著名情節,馬龍…白蘭度演的那位“堂”為了自己義子的能出演某部電影,就讓人把鮮血淋漓的馬頭塞進好萊塢大導演的被窩。後來古龍還在自己的書裡面引用了這個橋段。

因吹斯聽的是,導演科波拉堅持要在電影裡面用真的馬頭,最後還是道具師從狗食工廠買來的。

其實這個情節很能說明黑…社會和電影業的關係。

電影工業雖然裡面有“工業”這個詞,不過指的是電影從立項到拍攝最後放映整個流程的工業化。每一個環節還是用人來實現的。這就讓地下勢力有了可乘之機。

同時呢,電影工業一開始是大資本家們都瞧不上的邊角料。而等到他們真正涉足這個行業的時候,都已經是溫良恭儉的紳士了。

這要是當年的老摩根來搞電影,誰特麼敢跟這種用裝甲車機關槍鎮壓罷工工人的狠人齜牙?

有人給他送馬頭,這還能保得住自己的人頭?

我們的袁大師瞥了一眼四位黎家人,心說香港以後也別什麼和勝和、新義安、14k三足鼎立了,這太不和諧了……我一個包圓就好了嗎。

其實這三家也就和勝和有了那麼一點雛形,還有兩家還要再過二三十年才誕生呢。

而且和勝和本來就是洪門三合會下面的一個堂口;14k則是打著洪門旗號的軍統外圍組織;新義安倒是和洪門關係不大,是潮州人搞起來的幫會。

“爺叔的心意我知道了嗚嗚嗚……”袁燕倏擠出幾滴馬尿,感動地說道,“只要我還能好起來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