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會感激我,反而會埋怨我。”袁燕倏笑著打斷了他。
“怎麼會?!”湯森德拍了拍旁邊的兩口箱子,疑惑地道,“你可是為我們愛爾蘭帶來了兩個很大的談判籌碼啊!”
“呵呵……”這次“太歲同志”只是輕笑了兩聲,不置可否。
其實,元鴻漸同學是非常看不上恐怖主義。
他不是覺得這種“絕望的吶喊”不能改變歷史。恰恰相反,恐怖主義行動正是歷史的偶然性因素之一。
最好的例子就是拉燈叔搞的911了。
對賽里斯來說,2001年的國際環境是這樣的:
蘇聯倒了,中美失去了共同的敵人。96年臺海危機又讓兩國關係迅速惡化。
第一次海灣戰爭讓美帝成了地球上的“外星人”。實事求是地說,賽里斯軍方的心態也有點崩啊。
小布什的共和黨政府正拔劍四顧心茫然,美帝不給自己找個對手,國內的軍工集團怎麼再撈一票呢?
這個時候要不是拉燈叔主動跳出來吸引了美帝的目光和火力,東方某大國能不能過這一關也未可知,至少不會那麼順暢。
不過從911這個例子也可以看出,恐怖主義行動的結果並不符合發動者的初衷。
回到“太歲行動”這碼事上面,綁架了威爾士親王和迪宮親王又能怎樣?
小日本會吐出山東嗎?
英吉利會讓愛爾蘭完全獨立嗎?
這兩位只不過是皇位第一順位繼承人罷了,他們又不是沒有弟弟。
說的冷血一點,就算是這兩位被害,英日兩國也只需要換一位繼承人即可,根本沒有什麼影響。
說句真格的,綁架重要人物換取經濟利益,這倒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如果綁匪提出的政治要求,一個正常的政府是絕對不可能答應
否則,這個國家就永無寧日了。
所以,恐怖主義行動說到底也只不過是“絕望的吶喊”罷了。
當然啦,我們的袁大師到了愛爾蘭之後,只會向英國政府提一個很小很小很小的要求。
“!!!”
他耳中隱隱地聽到了幾聲很輕很輕的爆炸聲,心中不由得一動,難道說公使館那邊開始了?
“嗚!”
汽笛拉響,把爆炸聲全都遮掩了過去。貨車隨之啟動,駛出了倫敦火車站。
“現在是九點三十五分,我命令五分鐘之後……”
“啪、啪、啪……”
霍爾伍德爵士剛釋出了命令,又聽到同時還看到了鎂光燈的閃滅,原來英國本地的記者大部隊終於趕到了。
“爵士,我是《泰晤士報》,請問……”
“爵士,我是《每日郵報》,請問……”
“爵士,我是《衛報》,請問……”
其實這位總監大人和新聞界的關係非常不錯,在媒體上的形象也很“清新”,被譽為“勇敢的改革者”。
因為他在警界實行的某些措施是很有點左派色彩的,也很有點進步意義的,比如發放養老金,比如招募女性當警察。
可見他還是很明白要搞好和輿論界的關係的。
所以見到了現場來了這麼多記者,他心中就是一動,立馬提高了音量道:“先生們,我知道你們有很多問題。但是現在不是回答問題的時候。”
倫敦警察廳總監露出了堅毅的表情,沉聲說道:“我們倫敦警察廳是絕對不會坐視犯罪分子如此的囂張。現在我們就準備進行突擊。”
“請各位新聞界的朋友稍安勿躁,突擊行動成功之後,我再來回答你們的問題。”
“啪、啪、啪。”
他這般具有職業風範的形象就定格在了照片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