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燁至今還記得李二說這句話的時候是何等的得意,因為第二天他和王世充作戰的時候,尉遲恭就救了他的老命,還幫助他抓住了單雄信,大破了王世充,後來太子李建成拉攏尉遲恭都沒有成功,這是李二這輩子最得意的事情。

至於單雄信就不是一個好的打工仔,給誰打工都只考慮自己,根本不為僱主考慮,只要勢頭不對,就立刻投降,毫無節艹,所以被幹掉是理所當然,這番評論雲燁如果告訴單鷹,估計單鷹絕對會找李二拼命不可,在兒子的眼中,自己的老爹絕對是世上最完美的人,所以這個閒話不敢傳啊。

投降也要有資格,要不然就會被人家當豬宰,三姓家奴沒人喜歡,數數李二收攏的降將,果然都是這樣的,既然是李二成功的經驗,雲燁就必須學習,從這一點也能看出來李二是多麼反感兩面三刀的人。

反正大家都在試探,你試探我,我試探你,試來試去像一群蠢貨一樣,人心就是在試探中逐漸失去的。

雲燁打算當一回蠢貨,因為這是流行趨勢,所謂從眾最佳,隨著大流走,樣子愚蠢了些,但是人家不會把你當成異類,想想看,一群蠢貨裡的那個聰明人是多麼的危險。這種聰明人李二一個人當就好,雲燁自己還是蠢一些比較好。

那些平曰裡對雲家百般巴結的人不見了,那些時常來尋找雲燁去狂賭爛瓢的紈絝不見了,那些整天跟在旺財肥屁股後面聞馬屁的人也不見了,總之天地一片安靜。

魏王泰看上了一個學究的女兒,硬是搶了回去,當天晚上就入了洞房,等第二天步履蹣跚的小姑娘回到孃家哭訴完準備上吊的時候,魏王府的管家再次把小姑娘搶走,拖回府裡準備讓魏王爺繼續蹂躪。

這一切都發生在光天化曰之下,老學究仰天嚎哭,拿頭撞著登聞鼓,要求面見皇帝,皇帝大怒,認為魏王做事荒唐,責令李泰自己處理好此事,否則罪責難逃。

魏徵對皇帝輕描淡寫的處理此事大為不滿,認為魏王強搶民女,乃是犯了天條,必須嚴加斥責才是,陛下一不將魏王送到宗人府管教,二不為百姓做主,乃是大大的不該,這是官逼民反的先兆。

皇帝深以為然,命令李泰必須接受諸位大臣的詰問,誰知道那位老學究當著大臣的面仰著頭說自己去敲登聞鼓,乃是為了見見自己的親家,雖然自己只是一個小民,但是嫁閨女該有的禮數不能缺,魏王納自己的閨女為妾,是他全家的榮耀,關這些大臣何事。

知道自己已經上當了,魏徵急於結束這件事,魏王新納的妃子,特意來到大堂上為自己的夫君作證,證明自己乃是心甘情願的,那裡有什麼強搶民女這一說,都是坊間傳聞誤人,差點因此壞了皇家的名聲。

李泰拿大臣耍著玩,這遠遠的比雲燁的事件要嚴重得多,魏徵已經顧不上什麼民女案了,上了摺子說自己無端被羞辱,堅決的要告老回鄉,同時上摺子的足足有六位老臣子。

這就是著名的魏王娶妾的傳說?雲燁聽到這事,搖頭苦笑,原來的歷史上李泰這麼幹,確實是一件混帳勾當,只是為了報復魏徵等人查抄了他在京城的賭坊。

現在發生這事情,雲燁知道,這是李泰在用特殊的辦法幫助自己。心中不由的感慨萬千,這時候,說到底還是自己的兄弟靠譜,多年的心血沒有白費。

李泰到底被圈禁在武德殿了,禁足一年的懲罰終於平息了大臣的怒火,等魏徵回過頭繼續準備將雲燁留在長安的勢力一掃而空的時候,他發現,何邵以及雲家的店鋪全都關門了,除了何紹家的那座藥鋪繼續開門之外,剩下的都不見了。

他隱隱感到不妙,去自家坊市的便宜坊去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