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只待後來人評說。諸位道友,本座謝天虎有理了。”
三清聞言,均覺得來人好大口氣,竟然說自己觀看過開天闢地,他當自己是誰啊!
性格直率的通天教主一臉怒色,把內心想法表露無遺。
深沉的元始天尊,一言不發,就這樣眯著眼睛看向謝天虎,彷彿是想從其身上看出些什麼似的。
老子則不喜不悲,好像此間的一切都與他無關一樣。
三清的性格可謂是決然不同,難怪他們最後要分道揚鑣,各走一途。在封神大劫中,為了各自的道統,不惜兄弟決裂,血戰到底。
這正是後世所說的:性格決定命運。
謝大神也不做過多解釋,有時候,解釋得越多,越會引起對方的反感。他直接用事實說話,三道靈光從其手指飛出,沒入了三清腦中。
元始天尊、通天教主都勃然變色,他們沒料到對方竟然如此之強,發出來的招式快得連自己都看不清。
連向來面無表情的老子,都動容了!他上次動容時,是遇見了鴻鈞道人。
盤古開天闢地的畫面在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腦中一一浮現,補全了三人記憶中殘缺不全的開天畫面,盤古大神一斧接一斧的劃開混沌,直將天地分開,大大震撼了三清。
良久,三清才從盤古大神開天闢地的場景中回過神來,他們用炙熱的眼光看著謝大神。並紛紛站起來,朝著對方施禮致謝。
而謝大神正老神旦旦的喝著茶水,他心裡已經樂開花了,這下子,三清算是欠下了自己大因果了。
………………………………
第七章 先給三清打個預防針
既然都已經見到了三清,謝大神覺有自己有必要先給他們提個醒,以免將來這三人反目成仇。
說道三清的主要矛盾,其實還是對“道”的認識不同,故而選擇了三條截然不同的道路,這很可能是在盤古元神一分為三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
而引發三清最終決裂的,竟然是他們各自收的那些個徒弟,當然,其中也包含了道統之爭的深意。
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他們收徒弟,各有各的缺陷。
首先說說老子:老子收徒弟,名正言順的就只有玄都一人,真他孃的是人丁單薄啊!若是別人這麼做也就罷了,可老子是鴻鈞道祖的大弟子啊,鴻鈞道祖合天道以後,道門正統的重擔就壓在了老子身上,他只收一個徒弟,如何延續道門正宗。難怪封神之戰時,老子千方百計的要保下多寶道人和雲霄,看來他那時也清楚了,自己門下絕對抵擋不住佛門的入侵,還得藉助通天教主的弟子來做才行。可惜,已經晚了,是以後來不管老子怎麼樣挖坑下套,都阻擋不了佛門的東進,最終落得個佛漲道消的尷尬境地。
換個思路想,老子後來為何不借助闡教弟子來抵抗佛門的入侵吶?道理其實更簡。闡教在封神之役中也損失慘重,其中的燃燈道人、文殊廣法天尊、慈航道人、普賢真人、懼留孫更是抱團投奔了佛教,哪裡還有什麼餘力去抵抗佛教!是以在西遊之時,道門對抗佛門,竟然還用上了通天教主的坐騎(牛魔王)來當擋箭牌,真是可悲,可嘆!
所以說,老子作為道門正統的繼承人,只收一個弟子的作法,絕對是不負責任滴。
再說元始天尊:元始天尊收徒弟,看中根腳、資質,這兩點缺一者,一概看不上,故而他收的弟子也不多,滿打滿算,也就只有十二金仙加上南極仙翁、雲中子和燃燈道人。好嘛,這些人都是被元始天尊報以重望的傑出人才,無論是資質還是根腳,都高出其他人一大截。可就是這群眼比天高的人,在封神之戰中,被他們長期看不上眼的截教中人打得頭破血流,幾次差點全軍覆沒。若不是通天教主一而再,再而三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