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我軍,鄭將軍旗開得勝,力斬西岐叛逆的首腦偽明王姬考,他已派人將首級送回。”說完就讓鄭倫派回來的信使即將姬考的首級呈上。
蘇護定眼一看,果然是姬考無疑,差點高興得暈了過去,忙問信使曰:“鄭將軍是如何建立這潑天大功的。”
信使添油加醋的回答:“鄭將軍及部下三千人,與偽明王姬考所部戰於曠野,我軍上下同仇敵愾,以一當十,無不奮勇當先,終於陣斬逆首姬考,此役敵軍折損不下五萬餘人,其部盡潰。”
蘇護大喜過望,連忙向朝廷報捷,說是自己指揮大軍與西岐叛逆大戰一場,雙方殺得昏天黑地,日月無光。幸得祖宗保佑,先鋒鄭倫於陣中力斬偽明王姬考,西岐叛軍大敗,被殺得潰不成軍,死者不下十餘萬人……
………………………………
第一百四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輿論戰
姬考身死上榜,主持封神榜的姜子牙第一時間便知道了,他悄悄將這一訊息告訴了武王姬發,後者一聲嘆息,不做多說,只吩咐姜子牙為明王準備發喪事宜。
姜子牙一面命人準備白衣素縞,一面派出哨探去尋找好友申公豹的下落,因為據老薑推算,申公豹並未身死,只是不知道其去向。
另一方面,朝歌城中的紂王接到前線的八百里捷報,差點樂暈過去。
在反覆驗明瞭姬考的首級後,紂王很是滿意,先是用其告慰了之前戰死的聞太師和武成王,然後就準備大加封賞冀州軍。
百官朝議,俱是滿臉激動,誰都沒料到冀州軍會如此勇悍,百萬軍中取敵將首級,一出手就把叛逆頭子給咔嚓了。
首相商容甚為激動的上前一步奏曰:“陛下萬福,祖宗庇佑,此番大捷一雪前恥,不但重創了西岐賊子,斬首姬考,還威懾了四方諸侯。八百諸侯俱都上書朝廷,歌頌陛下威名。”
紂王大喜曰:“冀州侯果然驍勇,朕要重重的犒賞於他。首相舉賢有功,也應嘉獎。”
商容連忙回應:“老臣微末之功,不足言道,全賴陛下聖明,破格重用蘇護,若論首功,當以陛下為先。”
群臣也連聲附和。
紂王大笑不止,近些天來的鬱悶心情一掃而空。
“傳旨,冀州侯蘇護,統軍有方,排程得當,大敗西岐叛賊二十餘萬人(真是越吹越玄乎…!),斬首賊酋姬考,收復失地千里,大功於朝,特加封蘇護為平寇王,封地百里。先鋒鄭倫,以寡擊眾,奮勇當先,當為眾將之楷模,加封為上大夫,封地三十里。一眾將士,另有嘉獎……望卿等再接再厲,勇往直前,徹底平定西岐叛匪。待還軍之日,朕不吝重賞。”
洋洋灑灑上千字的一旨加封詔書,將所有參戰人員都封了個遍,最後則是要蘇護等人繼續加油,斬掉姬發和姜子牙等人的頭顱。
朝歌上至紂王、百官,下至黎明百姓都以為姬考才是西岐的首腦,此番賊酋斃命,西岐賊軍定會土崩瓦解,平頂叛亂指日可待。但他們萬萬想不到的是,姬考其實是權力遊戲中的犧牲者,真正的西岐之主乃是武王姬發。但不管怎麼說,殷商一方都要透過這次大捷,大肆渲染一番,好人四方的諸侯們都明白,犯上作亂者的下場是什麼。
於是乎,在有心人的推動下,將此役說得越來越玄,什麼樣的版本都有…!有的說冀州侯自領五萬大軍與西岐叛逆三十萬決戰於青龍關外,一舉擊潰賊軍,斬首敵酋姬考;有的吹噓先鋒鄭倫單騎破敵,於萬軍中力斬姬考,一舉奠定了勝局;更有人誇張的說,其實此役就是鄭倫所部三千烏鴉兵對陣西岐三十萬叛逆,他們都是天神下凡,以一當百,大勝對手,直將賊軍殺得橫屍遍野,血流成河……
最後傳來傳去,越傳越誇張,連紂王都有些看不過去了…!
別說,這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