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山與皇位的一種覬覦。
狠狠咬了一口肘子解恨,舒敏對胤禛說,“夫君,不如,完了讓他露出個馬腳,你尋個由頭將他流放了吧!”
胤禛愕然,“這,這不太好吧……”畢竟自己從未想過對自己的手足兄弟出手,怎麼說,就算老八再不著調,再有壞心思,終還是他自家的兄弟。雖說這良太妃已經薨逝,因為先皇在世時候留下的旨意,良太妃不足以入景陵,只能葬於皇陵,可老八卻依舊是一個父親的孩子。
舒敏撇撇嘴,“可是夫君,若是咱們不先出手,那這個允禩便一定會伺機而動,到那時候,無論他做了什麼,總會對咱們有所影響。這一招也只是為了永絕後患。他若是真有反國篡權之意,那流放對於他來說還是一樣較為輕鬆的懲罰。
夫君想守著當初的諾言,不動這些兄弟,我知道是因為夫君心善,可是這世上本就有一些東西是必須剷除的。就連孫子兵法上都說‘以攻為守,上。’夫君這麼優柔寡斷,是容易釀成蟻禍的。”近一段時間,她不知道是因為生了孩子還是什麼別的原因,有的時候會覺得力不從心,可是叫太醫來,卻又查不出什麼原因,於是便惡劣地想要將一些不好的東西完全肅清掉,讓自己活得稍微舒心些。
本來,歷史上的八皇子便是要葬身他鄉的,她這麼做也無非是將一個本就不值得搭救的人,放回到他本來的生活軌跡上去。
作者有話要說: 哇,存稿君發現今天的兩章都很短小呢,那就再來一章吧~~在大家睡覺前~~
☆、第五十一章
皇后/宮中染/疾恙,決/意留書赴/湯山
春去秋來,冬去夏至,兩年的時光轉瞬即逝。胤禛與舒敏將前朝與後宮的幾個不安分之人想辦法整治之後,朝內朝外都呈現出一種令人羨慕的和諧與富足。
兩年期,胤禛聽十三與舒敏的建議,專門給了允禩一個可乘之機,果然,蓄謀已久的允禩迫不及待地鑽進了那個貌似機會的圈套之中。當時允禩伏法滿朝皆驚。畢竟,太子尚未廢位的時候,和八皇子也鬥了近二十年,可即便當時太子在明處,八皇子在暗處,兩人也依舊是半斤八兩旗鼓相當,可誰知道,到了八皇子與皇上之間的鬥爭,就成了皇上這般壓倒性地勝利了。
胤禛此舉,也讓很多對自己如今跟著的君王有些質疑的人瞬間打消了心思。如今的萬歲爺無論是當初做皇子還是做親王,總是不動聲色。雖說有的時候處理問題的手段稍微狠了一些,可那也只是對窮兇極惡之人的震懾,很多人並不覺得,是四皇子本人有什麼能力。畢竟先皇在世時,滿朝文武皆知,四皇子是唯一一個一絲不苟為先皇辦事兒的人。
只是到了如今,眾人才發現,當初四皇子為先皇辦事是不假,畢竟這大清的江山始終是大清的江山,但,若是認為成了萬歲爺的四皇子只會照章辦事,那可是他們最大的誤會了。
胤禛捉到了允禩的馬腳,本想放他一馬,讓他做個無權無勢的庶民,如大阿哥那時候便好,卻被十三和舒敏力勸了一番,甚至遠在西北的允禵都修書回來,讓胤禛不要顧及兄弟之情,篡位之人要嚴加懲辦。
因為允禵與年羹堯的努力,北方戰事幾乎穩定,二人已準備班師回朝,只是此番回京,允禵身為郡王可能會在京中長住,年羹堯卻需要作為駐守將軍,將前線戰事彙報之後就即可奔赴西北。
這也算是胤禛不得已的舉動。自從二年初新選秀女入宮,和妃年氏就有些不安分起來。只是當初在年氏入親王府的時候,胤禛就已經派人做了些措施,讓她沒辦法做出什麼大的動作。但若是年羹堯回京長住,年氏再偶爾將年羹堯召入宮中,胤禛便不能保證他們兄妹二人會不會做出些什麼來了。
畢竟舒敏的兄長博琥查,胤禛是很清楚的,若是舒敏受了委屈,只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