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罕建立的第一道防線中,大域軍中汗王軍僅僅只佔一半,另一半則是護王軍。所剩下的汗王軍則和各部族的餘留勢力一起,做增援第一道防線,及守衛第二道防線之用。

按照之前得到的政軍兵力情況,這樣的安排的確可以應付,便是有紕漏也可及時填補,可是變故就出現在,政軍的兵力遠遠超出所有人的預料。

政軍此戰,除了在與臻南相接的防線留下必要的所需守備,李相動用了一切可用的兵力,這甚至可以說是傾國之勢了,實在令人咋舌,可對外卻稱只發兵了二十萬,為的就是降低大域軍的防備。

政軍的主帥田荊原本對此不以為然,帶著四十萬軍打大域,簡直就像是強壯的大人欺負羸弱的小孩一般,可是從和大域軍交手之後,他發現的確小看了這幫蠻子,他們以少戰多,毫不遜色,戰馬膘肥,士兵勇猛,若非佔著人數的絕對優勢,只怕還反叫人家欺負了去。

而且這還是,在大域軍分出實力去對付臻南的情況下……大域,到底是什麼時候神不知鬼不覺的變得這般強勢的?田荊作為一名軍事將領,突然感到一陣慶幸,這戰開得好,的確不能任其他們繼續坐大了!

鐵爾罕此次吃虧便是吃虧在訊息不通上,若是他早點得知政軍的實際兵力,定然會將所有的兵力孤注一擲,拼死一搏,可是他不知,因而給政軍留下了餘地。

當他在緇臨關面對政軍的時候,就知道上當了,敵人的兵力遠遠超出他的想象,於是他一邊穩定戰局,一邊摸清政軍的實際兵力,安排調動兵馬前來增援。

首先傳來了局勢吃緊的,是右路的哈刺爾的軍隊,他的軍隊只有六萬人左右,可是所堵截的敵方上路軍人數卻達到了十三萬,鐵爾罕只得首先將駐守在寧西城的五萬汗王軍調過去增援。

戰場上的兵力加減,可不是一加一等於二那麼簡單,哈刺爾的六萬人加上五萬的援軍,結果卻是等於九萬人。

因為在援軍趕去的前四天裡,哈刺爾的軍隊在政軍的連續猛烈攻擊下,陣亡了兩萬人,傷者不計,而政軍,在敵人兵力不及自身二分之一的情況下,居然傷亡的人數也達到了兩萬!

幾乎每個面臨絕境的大於軍人,都是以衝過去與要政軍同歸於盡的姿態受死!

這種慘烈的氣勢,實在讓人膽寒,他們以絕對的弱勢支撐了四天,寸土不讓,當他們的援軍趕到的時候,政軍真正的苦戰便開始了。

沒有錯,兵力相差不算太大的域、政兩軍相較,硬碰起來政軍是絕對打不過的,政軍便開始頻頻失利,一退再退,損失甚大……所幸而後政軍上路軍的將領,飛麟將軍李義常在窘迫的處境中悟了,再不跟這幫蠻人硬碰硬,而改用兵法策略,行詭道之計。

這位飛麟將軍的運氣在於,大域人的腦袋轉得確實比動作慢,所以他總算沒有繼續難看下去……

葛多羅那邊傳來的訊息倒還好,雖然也是以少對多,卻不弱於人,沒讓政軍討取便宜。

葛多羅是鐵爾罕最為看重的人才,不僅武力了得,馬術精湛,行軍還頗為靈活,不似一般武夫那麼魯莽,倒可以稍讓鐵爾罕放放心,騰出功夫先解決眼前的問題。

鐵爾罕的守軍比葛多羅、哈刺爾的兵力更少,所面對的卻是政軍的主力,鐵爾罕能固守住緇臨關,憑藉的,主要是威力甚大的擲矛車。

這東西委實是厲害,所投擲出來的矛,連盾牌也能穿透,政軍幾次試探性進攻之後,便按兵不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