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不進行夜間行軍。
這個距離,也是從蘇聯境內烏蘭烏德和維德里諾兩個機場起飛的飛機的最遠作戰半徑。
為了不暴露作戰意圖,傅作義指揮的西線部隊不得不在蘇軍飛機的偵查半徑外下車步行,以至於現在還沒有達到預設戰場。大概也要在10天后,傅作義指揮的張亞飛和孫蔚如的部隊,以及他自己的三十五軍才能到達鄂爾渾河一帶,根本來不及事先準備伏擊戰場。
鑑於這種情況,宋哲武在和陶蓉商議後,急電李文田,命令李文田要想辦法遲滯西線蘇軍最少五天以上。但是,又要求李文田不能對西線蘇軍進行強行阻擊,以免讓蘇軍產生戒備。
宋哲武的這個命令,可是讓李文田很費了一番腦筋。由於參謀長楚溪春在溫都爾汗指揮東路防禦,李瑞芳率領山地師主力在西部杭愛山中掩蔽待命,李文田苦思冥想了半天,才想到完成任務的辦法。在和參謀長楚溪春、山地師師長李瑞芳進行幾番電報磋商後,李瑞芳領命進行部署。
在西線蘇軍又順利前進了200多公里到達大塔米爾後,從木倫到前方的運輸線拉長到了近300公里。
因為西線蘇軍的運動路線過長,為了保證對西線蘇軍的有效充足補給,遠東特別集團軍把所能收集到的卡車大部分都交給了西線蘇軍。
北蒙西部雖然都是山區,可是河谷眾多,河流的流域又都很長。特別是北蒙河谷有一個特點,就是河谷都很寬闊,河流兩側都是幾公里,甚至幾十公里寬的連片的草原,要不就是相對低矮的丘陵。因此,雖然沒有像樣的人工修建的公路,可是,除了個別路段需要經過工兵簡單修築,多數路段卡車和坦克通行起來並不困難。因為這時是枯水期,有的路段卡車直接就可以在河道中行進。一天之內乘車運動100公里是很容易的事情。
杭愛山北麓的一段河谷。
這裡是一片典型的北蒙河谷草原丘陵地貌,一條寬闊清冷的河流從河谷中間緩緩地流過,平緩低矮的丘陵和河谷兩側的草原,同北方的平坦草原一樣,都長滿了半人高的青草。
九月時節,在中原還是草長鶯飛,秋高氣爽的大好時節,可在蒙古高原的北部,這時氣溫已經下降了不少,尤其是夜間,氣溫已經到了零下。因此,這裡的牧草已經開始有些發黃。
這裡的草原上,到處都長滿了一米左右高度的狼針草,它是針茅屬科,又稱長羽針茅或狼針茅,在北蒙主要生長在北部。
在後世,針茅在內蒙已經很少見,因為有針茅的草原牧草長勢都非常好,而且表明這裡的草原沒有出現退化跡象。而後世的內蒙,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違背自然規律,盲目擴充牲畜數量,使草原超量承載,多數草原退化都很嚴重。
之所以有針茅的草原牧草都很茂盛,這是因為狼針茅秋季成熟後,具有硬尖和長芒,會刺傷牛羊和馬匹,牧民們在秋季到來年的春季期間,是不會把牲畜趕到這樣的草原放牧的,這讓草原有了很好的恢復期。
其實,這個時期,北蒙的草原並不存在某一區域牛羊過多,讓牧場負擔過重,使草原逐漸退化,甚至沙化的問題。
這是因為,雖然北蒙在這一年左右的時間裡,經過太原行署遷移來的災民已經有二百多萬,可是他們新建的居住區都在很少有牧民的北蒙西南部,那裡主要是山區、林地、溼地和戈壁附近,他們在那裡修建城鎮、建設水渠、開墾耕地。
即使有少部分漢族人新建的村鎮佔有了少量的河谷草原,可是他們也都不放牧。
雖然漢族人也是養了大量的牲畜,可是他們並不是散放,而是按照北方建設發展委員會農委會的指導,實行圈養的新方式,飼草也是種植的紫苜蓿。
圈養不僅可以飼養更多的牲畜,還不會危害草原的自然生態,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