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所說西北軍現在是國內政局穩定的關鍵。可是以哲武看,西北軍只是一隻紙老虎,外表強大,實不足為懼。”

見蔣介石沒有任何反應,宋哲武繼續說道:“西北軍號稱五十餘萬,佔據數省之地,可是也正因為其佔據地域廣大,一旦和中央交戰,其兵力優勢並不佔據顯著優勢。而且,其所佔數省,除山東、河南稅收尚可,其餘數省皆是貧瘠之地,數十萬大軍本就耗費頗多,一旦開戰日久,糧餉彈藥必不敷使用。而且,現在馮玉祥唯一可以藉助的力量只有閻錫山,只是閻錫山現在懼怕馮玉祥奪其根本,一定不會同閻錫山攜手抗拒中央。”

第一百零一章 試探

歷史上,蔣介石對付李宗仁的桂系和閻錫山的晉綏是成功的,不僅極大地削弱了桂系和晉綏軍的實力,使之自中原大戰以後,桂系和晉綏軍再也無力反抗中央。

歷史上,一九二九年的7月,俞作柏在南寧就任廣西省政府主席,李宗仁、白崇禧、黃紹敗走香港,被迫離開廣西。要不是俞作柏、李明瑞違背蔣介石令其對桂系“根本剷除”之命令,收編桂軍殘部。併為了為了防止蔣介石吞併廣西,組建廣西編遣分割槽教導總隊【由南寧警備司令張雲逸(員)領導】,培養初級軍政幹部。給了中央代表鄧斌(鄧小平)策動起義的機會。9月,沒有聽從中央代表鄧斌(鄧小平)的勸阻,響應了粵軍張奎反蔣戰爭,任汪精衛“護黨救”南路總司令,同廣西綏靖司令李明瑞進軍粵境,被陳濟棠等廣東將領所敗,導致實力大損,不得已在同年十二月和翌年2月與鄧小平、張雲逸、俞作豫等領導左右江起義,任中國工農紅軍第7、第8~兩軍總指揮。

由於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當時流亡在外,俞作柏、李明瑞參與反蔣起義,廣西出現權力真空,廣西地方官吏以及各界人士不願讓中央派員來廣西,集體情願呼籲李宗仁、白崇禧、黃紹回廣西主政,蔣介石無奈只能答應,這才給了李宗仁等人從掌廣西的機會。

閻錫山自中原大戰後更是老實得很,除了暗中做些手腳消極對抗中央外,再沒有明著挑起任何事端。

但是對於西北軍,除了徹底剝奪了馮玉祥的軍權外,(在很大程度上,是西北軍的那些將領自己不願意再接受馮玉祥地領導。比如後來馮玉祥聯絡這些將領時,應寥寥。西北軍的大將如韓復、宋哲元、孫連仲、孫良誠都是如此。)對於西北軍的問題解決的並不徹底。導致這些西北軍將領隨後又有數次投蔣反蔣。

如果說蔣介石在消除桂系、西北軍、晉綏軍的威脅中,做的不足之處,就是沒有徹底消化西北軍,這也可以說是蔣介石最大的敗筆。如果能徹底消化西北軍,抗戰時絕對是一支非常有戰鬥力地部隊。

如果抗戰時,李宗仁、白崇禧的桂系,馮玉祥的西北軍、閻錫山地晉綏軍還像如今這樣,實力強橫,中央和地方幹弱枝強,對蔣介石的威脅還沒有消除,中國還處在這種名義上雖然統一,可實際上還是四分五裂的就如晚唐時期的狀態。宋哲武可以肯定的說,抗戰絕對堅持不了八年。

在這種狀態下,一定會有某一集團率先倒向日本人,甚至會先於大漢奸汪精衛之流。只要日本人提供足夠的武器彈藥,日軍甚至完全不用向歷史上抗戰那樣,在中國戰場上投入巨大的兵力,以至於在後期南洋和太平洋作戰中出現兵力不足地情況。僅以投靠他們的這些人的的部隊同蔣介石領導的中央作戰,蔣介石就絕對抵擋不住。一旦蔣介石不敵,以現在這種民眾對蔣介石領導的南京政府不是很高的認同度,各地方實力派很快就會出現連鎖反應,到那時,恐怕就不僅是汪精衛投敵當漢奸,就是……

宋哲武實在是不敢再做這種可怕的想象,哪怕是假設。因為真實地歷史上,抗戰時還是有許多將領投降了日軍當漢奸。如華北偽治安軍總司令齊元,曾任吳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