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容貌端莊典雅、身著合體的草綠色毛嘰軍官服地少校女軍官,正用她那秀美的雙眼,滿是驚訝和關切的眼神在默默地注視著宋哲武的背影。
這個軍官就是李如娟。李如娟是上海人,家中雖不是鉅商大賈,可是也廣有產業,李如娟的父親有一妻一妾,她是正室所生,還有兩個同父異母的弟弟。
李如娟地親深恐李父身後財產旁落,在李如娟上大學時就強逼她修習經濟,後又送其去英國留學深造。李父對李如娟也是喜愛非常,將之視作掌上明珠。李父明白李母心思,雖然李如娟同側室以及兩個弟弟關係極好,可不忍拂了李母心意,還是順從李母,支援李如娟出國留學。
李如娟天資聰穎,不僅學一口流利地牛津腔,就是專業學習也是門門優異。李母本想讓李如娟幫助李父參與經商,可是李如娟對此絕無興趣,當初只是礙於李母不斷地哭求才學習經濟,她的理想是當一名演員,在英國期間更是愛上了歌劇。做演員不僅李母不同意,就是李父也堅決反對,一氣之下,正趕上北平藝專招生,李如娟乾脆偷著跑到北平上了藝專。為此,李如娟地兩個弟弟被李父派到北平兩趟,要接李如娟回去,李如娟堅決不幹,李父、李母無奈只好同意她在藝專學習,不過有一點是堅訣不同意,就是學完後還得回上海,絕對不準做演員。
王興剛去藝專招兵時,李如娟一時興起,又跑來當兵了。本來是抱著好玩心態的李如娟,自從見到宋哲武,特別是在春晚前後宋哲武顯露出地橫溢才華和豐富的學識,還有那偶爾會流露出的一絲孤獨憂鬱的眼神,都讓李如娟大為傾倒。
此後,她經常跑到司令部來找宋哲武請教詞曲,接替方振的宣傳科科長職務後,跑得更勤。李如娟每次來,宋哲武都不厭其煩
接待,時間一長,大家都看出來李如娟愛上了宋哲武也喜歡李如娟。大家都為兩人感到高興。
可不知道為什麼?蕭國棟幾次問宋哲武對李如娟的態度,每次宋哲武都是苦笑著否認。
蕭國棟和王敘、張亞飛等人合計了幾次,最後還是張亞飛點子多,提議把李如娟調到司令部來。蕭國棟當即拍板,也不請示宋哲武,一紙調令,就把李如娟調到司令部做宋哲武的機要秘書。李如娟調到司令部後,眾人見宋哲武並沒有不快,心知這件事情有門,都放下心來。
其實,宋哲要說是兩世為人了,就是個時代的宋哲武也有2了,可是他一直有一個心結,那就是他一直認為,周圍的所有人,都要比他大了八十多歲,他甚至是他們的孫兒輩。雖然他知道李如娟已經愛上了他,他也很李如娟,可是因為這個心結的存在,他一直不敢也不願表露出來。
宋哲武感覺到有人上來,他知道這種時候只會有少數的幾個人能不經他地同意上來,而且是有事情才會來打擾他,否則衛士一定會擋駕,至少也要上來通報。宋哲武藉著身體的遮擋,偷偷擦乾留下的淚水,轉過身來。李如娟見宋哲武發現了自己,只好裝作沒有看到宋哲武那還有些泛紅的眼睛,遞上兩封電報。
這兩封電報分是閻錫山和韓復發來的。閻錫山的電報,用語很客氣,不像是上級對下級的命令,而是用商量的語氣,告訴宋哲武,“現在有謠傳西北軍有覬覦山西之意。武漢戰事以了,已通報蔣介石,要宋哲武北返,以策萬全。請宋哲武斟酌行事。”韓復的電報內容是:“聞弟同往武漢,不勝欣慰,以為吾弟加掛十節車廂,兄今日十時到達孝感。”
孝感西面,有警衛旅地一營控制的花園車站地站臺上,宋哲武披著一件長長地黑色披風站在那裡,並肩稍後是李如娟,在後是梁璧、葉長貴以及他的十六個貼身衛士,還有散開在四周警戒的一個30人的特戰小隊。
宋哲武在等復的火車。這次去武漢,宋哲武可不想在蔣介石面前擺譜,他原本只想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