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不青帶來的東北軍馬場的5000匹軍馬,東抗現在已經有了兩萬多匹戰馬。
因為東抗以後的主要作戰地區是在黑龍江,少不了要和黑龍江的東北軍打交道,梁忠甲以前是東北軍第十五旅旅長,和東北軍將領較熟悉,有梁忠甲在,有利於聯合作戰。
其實,宋哲武調梁忠甲來東北,還有一個不能說的秘密。
梁忠甲曾經做過旅長的十五旅,十五旅就是現在的黑龍江蘇炳文第二旅,宋哲武是抱著以後把蘇炳文旅拉過來的念頭。
馬占山的參謀長石蘭斌,是奉馬占山的命令,到興安屯墾區來收攏興安屯墾區的部隊的,可是當他趕到興安屯墾區時,關玉衡已經把部隊拉走了。石蘭斌只好又追到五叉溝。
讓石蘭斌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在五叉溝不僅知道了關玉衡等人加入了第四路軍的東抗,部隊得到第四路軍的大量武器彈藥的支援,擴編迅速,人數已經遠遠超過了黑龍江的東北軍,收編已經不可能。而且,他竟然還見到了大名鼎鼎的第四路軍的掌門人宋哲武。
對於石蘭斌的到來,宋哲武也很高興。宋哲武很想利用現在日軍在東北兵力不足的弱點,以齊齊哈爾為誘餌,在松嫩平原給驕橫的關東軍一個狠狠的教訓。進而把東北民眾的抗戰熱情挑到極致。
所以,宋哲武藉機以想和馬占山聯合作戰,共同抗日保衛黑龍江的名義,要去齊齊哈爾走一趟,見見這位在他前世很有名的抗日英雄。
陪同宋哲武一起去齊齊哈爾的還有梁忠甲和齊興亞,有他們兩人,和齊齊哈爾東北軍的聯絡會更方便。
在谷口,宋哲武笑著對關玉衡、苑崇古、張毓龍等人道:“好啦,不要再送了,難道你們都想要跟我一起去齊齊哈爾?”
“我們倒是真想和總司令一起去齊齊哈爾,只是丟下這些部隊,我們可不放心。”
苑崇古在幾人中年紀最大,當先笑著回答。
苑崇古、張毓龍、關玉衡幾人現在都很高興,他們手下的興安屯墾區部隊原來只有幾千人,軍銜也只是上校,官職不過是團長,現在他們不僅每人都升為少將師長,每人手下更有兩萬多人的部隊。而武器更是看得讓他們眼花繚亂,裝備比東北軍最精銳的部隊也差不了多少,堪稱兵強馬壯。
要知道,任何有一點進取心的軍人,都衷心希望自己有一支精悍的部隊!這如何能不讓他們高興。
尤其是,從這些天來看,不僅韓光第、梁忠甲沒有拿他們當外人,就是宋哲武也沒有一點點輕視他們,這讓他們徹底放下心來,現在他們都憋足了勁,下決心要努力訓練部隊,來日好和小鬼子好好大幹一場。
宋哲武滿意地點點頭道:“是啊,這些部隊我可是交給你們了,能否練好可就全看你們的了。”
說完,宋哲武揮揮手道:“好啦,就送到這裡吧,我會很快回來的。”
宋哲武去齊齊哈爾,只帶了一個警衛營和羅虎親自帶領的一個特戰小隊。一行人雖然全都騎馬,可在半尺厚的雪原上,還是足足跑了兩天,在第三日的中午,才趕到齊齊哈爾郊外。
齊齊哈爾,不是中原漢族的稱謂,契丹人建遼時,這裡設有濟沁哨卡,“齊齊”是濟沁的諧音,由濟沁河得名,“哈爾”是“哈日”,在古契丹語中有阻擋、防守之意。金代女真語稱齊齊哈爾龐葛,元代蒙古別茄爾。清代稱呼較亂,達斡爾語稱為奇奇嘎熱,或者習氣哈克,奇察哈喱、喜扎嘎日等諧音,以及滿語哲陳嘎拉。這些稱呼皆含有邊疆、邊境之意,或有天然牧場之說。
1691年擬建齊齊哈爾城時,原定城址在嫩江右岸的齊齊哈爾屯,並請旨恩准,後來覺得其與江東驛站隔江相望,交通十分不便,實際將城改建在驛站地——卜奎屯,城名仍叫齊齊哈爾。
得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