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興很不高興,他低沉著聲音嚴肅地說:“小丁啊,我得提醒你,你是進修班的班主任,黨校的副校長,不能把自己和學員的身份等同起來,更不能混為一談。”
看李邦興不滿意了,丁浩連忙說:“李校長,你批評得對,我以後注意。”
“我認為,這幾件事情集中發生在進修班,性質十分嚴重。進修班的作風需要整頓啊!一個幹部,他在縣裡,我們管不著,可是到了進修班,就關係到進修班的整體榮譽和黨校的聲譽,甚至可能影響到席書記的聲望。”
李邦興話說得很重,但說得非常有水平。
他把席菲菲抬出來,可以從兩個方面去理解,既可以理解為席菲菲是黨校的校長,也可以理解為溫純是席菲菲看重的人。至於在座的人怎麼去理解,那完全是個人的悟性問題。
官場的老薑,辣啊!
李邦興又批評了分管後勤的副校長老吳幾句,要求他加強門衛管理,強化保安職責,嚴格執行來客登記制度,招待樓暫時不對學員開放,以防酒後滋事。
老吳一一記下了。
“我還是那句老話,黨校之外的事我們不管,也管不了,我們要集中精力,把我們黨校內的事情管好。”李邦興臉色稍稍好了一點,又說:“有學員直接向市委組織部反映,進修班學員缺課現象嚴重,課堂紀律較差。這就是我們該管的,我們研究一下,看怎麼解決,也好給市委領導回話。”
這種現象在縣處級領導幹部班中由來已久,黨校的幾位正副校長都心知肚明。
分管後勤的副校長老吳認為,造成黨校當前混亂局面的根子還在進修班的學員身上,他建議大張旗鼓地整頓進修班的作風,對於個別表現太差的學員,可以提交給市委組織部採取組織措施。
老吳不敢指名道姓的得罪人,但很顯然,他所指的是溫純。
遇到問題,把責任推出去,這是任何一個官員最本能的反應。
丁浩作為進修班的班主任,當然不肯輕易就把責任接過來,他說:“我最擔心的,不是學員,也不是後勤保衛,而是輿論,我就怕這裡出紕漏。”
雖然對丁浩與學員們走得太近有些看法,但是對於他的判斷力,李邦興還是很欣賞的。
這年頭,輿論的力量太大了。
這輿論,指的不僅僅是官方輿論,更重要的是民間的輿論。
官方輿論還好辦,因為畢竟可以透過一定的途徑來操作,控制得住大方向。
而民間的輿論一旦起來了,再想控制、再想操作,是完全不可能的。
現在,各級政府和領導對民間輿論的重視和關注,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縱觀近年來發生的許多事,民間輿論的關注度往往會影響到事件處理的走向。
例如,同一天發生了兩起交通事故,一起發生在高速公路上,一起發生在鐵路線上,高速公路上死的人還多兩個,但是,民間輿論一窩蜂的集中在鐵路事故上,一再渲染,最終越炒越熱,越鬧越大,越來越無法收拾。
最後處理的結果,鐵路系統好幾個官員撤了職,交通部門的官員則毫髮無損。
所以,李邦興說:“最近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如果處理得不好,很可能就會引起不良的連鎖反應,動作搞大了,人家就要問,學員有問題,黨校就沒責任嗎?當然,需要承擔責任,我可以承擔,也無所謂,反正我就要退了的。可是,影響你們就不值得了!你們都還年輕,一旦影響了,想挽回,很難!”
說這話的時候,李邦興掃視了在座的三個副校長,但明顯在丁浩臉上停留的時間略長。
李邦興喝了口茶,又說:“老吳剛才提議,要大張旗鼓地整頓進修班的作風,我看不太合適。這樣就等於我們自己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