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謝你的讚揚,我想它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約翰·格倫無疑是一個非常健談的人,但他同樣是一位彬彬有禮的紳士,他對各類電影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一針見血卻又能夠找出一部大爛片的優點,諾伊很快被他吸引了過去,就連時間流逝都沒有察覺。
“感謝你的傾聽,好久沒有見到能聽一個電影愛好者廢話的演員了。”約翰·格倫微微一笑,“明晚再見。”
諾伊笑道:“希望聽到你真誠的建議。”
她一開始以為約翰·格倫或許有別的意圖,但聽到他對於電影的見解之後,諾伊甚至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就好像新世界的大門為她開啟了。不管這個人的身份究竟是什麼,但他應該是個電影愛好者沒錯。
第015章 釣魚
隨著劇情的推進,三條線漸漸聯絡在一起。羅伯特致力於剷除提華納幫,但卡洛琳卻越陷越深,不能自拔。羅伯特在家中翻出了一堆注射器和藥品,卡洛琳靠在門上,瞳仁黑白,早已不復開始時的模樣。
《娛樂週刊》的影評人歐文·格雷伯曼視線逗留在這一幕,邁克爾·道格拉斯演技依舊老辣,但名為諾伊·林頓的新人卻絲毫不怯場,十足的表現力和張力甚至和邁克爾·道格拉斯形成分庭抗禮之勢。歐文·格雷伯曼在諾伊的名字上打上勾號,作為全美影響力最大的娛樂雜誌之一,《娛樂週刊》除了分析一部電影的好壞之外,也承擔著發掘年輕演員的責任。
電影的主線越來越明朗,但畫面表現出的沉重感卻也越來越強烈。諾伊坐在第一排,靜靜看著螢幕上的自己,明朗的笑容已經被沉鬱代替,墮落、沉溺,拋棄了一切尊嚴,只剩下對於毒品的渴望。看到羅伯特親吻卡洛琳額頭的那一刻,就連諾伊自己都忍不住紅了眼眶。索德伯格要表達的東西太過沉重,但這就是殘酷的現實,就像一張網把所有人都編織在裡面,誰都無法真正逃離。
兩個半小時的時間很快就結束了,電影在棒球場明媚的燈光和孩子們的笑容中落下帷幕。全體觀眾不約而同地起立鼓掌,掌聲持續了三分鐘方才逐漸散去。影評人們陸續回去加班完成當天的影評,影迷們則紛紛在部落格,imdb等媒體上表達自己的感受。
第二天,新鮮出爐的影評紛紛登在各家報紙雜誌上。《芝加哥太陽報》影評人羅傑·艾伯特給予影片四星(最高四星)評價,他在專欄上寫道,“這是一部沒有說教並且強而有力的電影,法官最後一次演講的時刻是如此內斂,我真希望他能再多說一句,表明自己的立場。但是電影把這些完全留給我們自己去想象。”《紐約時報》的史蒂芬·霍爾登、《紐約觀察》的安德魯·薩瑞斯、《滾石》雜誌的彼得·特拉維斯等紛紛給出正面評價。除了電影本身之外,影評人們同樣對演員的表現進行評價。《娛樂週刊》的歐文·格雷伯曼盛讚本尼西奧·德爾·託羅的表現,同時也稱讚諾伊表現成熟,情感收放自如,完全不像一個初出茅廬的新人。
五十家媒體中,有九家媒體提到了諾伊的表演並給予好評,這讓好萊塢純新人諾伊在不知不覺中也累積了一些底蘊。
年末有科恩兄弟執導的《逃命三王》,又有湯姆·漢克斯主演的《荒島餘生》上映,在一片夾擊中收穫好評,《毒品網路》的實力相當不容小覷。
當然,評論一部電影的成功與否,票房成績在其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就是那些立志“衝奧”的電影,在獲得獎項讚譽之餘,也希望藉著獲獎的東風在票房上有所斬獲。
《毒品網路》收穫一片好評自然讓發行方焦點影業喜出望外,不過焦點影業還是沒有改變其發行策略,首映禮結束後的兩天,《毒品網路》在四家電影院上映。這一週佔據榜首的是湯姆漢克斯主演的《荒島餘生》,上映首周,票房三千萬美元。第二名《聖誕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