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有回國莆田寺,直到上一年才在這裡落腳。”
李文軒心道:“原來這和尚是莆田寺出身,說來倒是與我有些淵源,他如此清貧,又幫我父親立碑誦經,不管怎麼說,我都得幫他一把才是。”
李文軒又道:“我聽大師所講大師還有以為師弟,怎麼不見另師弟行憫大師呢?”
那和尚合十說道:“我師弟他去啦。”
李文軒怕這和尚傷心,忙打住了話頭,沒有再問下去了,端起那碗菜湯送到嘴邊,嚐了一口,口舌之間居然是感到有些酸澀,嚥下去之後,舌尖也是苦的,李文軒心道:“這和尚一個人住在這裡,就喝這個來填飽肚子嗎?實在是……”
李文軒一口氣將那菜湯喝了個乾淨,因為味道不好,也就不再去品味道,幾乎是倒進嗓子眼的,隨後又端起那晚白粥,輕輕嗅了一下,味道到沒什麼古怪,但進了嘴巴之後,淡寡無味,沒有絲毫的米麵香氣,李文軒又是一口氣喝了下去,隨後笑道:“多謝大師贈飯之恩。”
那和尚之前一直都是面無表情,見李文軒痛痛快快的吃了一個乾淨,也是微微一笑,說道:“味道如何?”
李文軒微一沉吟,心道:“我若是說這菜湯與白粥是美味,那可是睜著大眼說瞎話了,況且這和尚看著是是個正直的人,我要是騙他,他縱使不生氣,怕也會瞧不起我,反倒是不如實話實說了。”於是說道:“這白粥的味道不好,至於那菜湯則是入口酸澀,隨後嘴巴里還有些苦。”
那和尚笑道:“那施主吃飽了嗎?”
李文軒說道:“我飯量大,這些要吃飽是不夠的,不過現在倒是不餓了,本來我已經餓的有些頭眼昏花,現在倒是已經有了力氣!”
那和尚忽然嘆了一聲,說道:“李施主,小僧冒昧,敢問你可是家住廬州附近的廬州渡嗎?”
李文軒一驚,叫道:“啊!大師,你……你怎麼知道我家是在廬州渡的?”
在江湖上遇到有人知道自己的名號,李文軒不會覺得奇怪,但是知道李文軒出身的人卻是極少,即便像是田國慧與楊帆等與李文軒相交已久的人,李文軒也不曾提及廬州發生的慘事,所以這和尚一言即中李文軒家住廬州渡,李文軒自然是吃驚不小。
這和尚倒是十分淡然,依舊不慌不忙的說道:“施主莫要驚恐,小僧也是猜的,小僧昔日與師弟雲遊至此,曾聽一位朋友說廬州渡那裡發生了一樁慘案,全村百十餘人盡皆枉死,拜託我師兄弟為亡靈超度,我二人當即應允了,我與師弟到廬州渡去了一趟,本以為此事是言過其實,可親眼目睹之下才知道事實有過之而不及,因為我師弟他心善,見狀更是心生不忍,將那些亡人的骨灰一一收斂,盡數葬在了小廟之後,百餘條性命死於非命,怨念太重,我師兄弟二人唯有日夜誦經超度生靈,可惜我師弟他體弱,半年前竟是無疾而終,伺候只剩下我一人在此為日日為亡靈誦經,只盼可叫眾僧怨念可早歸塵土,生靈早得極樂,而正是在我們師兄弟收斂了廬州渡村民遺骸的時候,我們意外找到了令尊的屍首,我們察覺令尊身上骨骼多處有傷,顯然是死於非命,況且看身子的模樣,去世的時候大約就是廬州渡全村滅門之時,所以小僧便斗膽猜測令尊原本也是廬州渡居民了。”
李文軒聽罷,心頭又是一陣酸楚,向行痴跪下就拜,說道:“多謝大師照料我廬州渡全村人的後事,請受文軒一拜!”
行痴也不去扶李文軒,只是說道:“李施主不必謝小僧,小僧在此喝淡粥吃苦菜,儘管口中苦澀,可是行的卻是為這許多亡故之人超度的事情,心中卻是一點不苦的,小僧所做的不過是本分罷了,也是自己的修行,施主不必言謝。”
李文軒擦了擦眼淚,起身說道:“大師是高人,你的善心與氣度,李文軒比不上。”
行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