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要想辦法了,要麼轉行要麼轉移到外地去,不過這樣的行業終究是死路一條,我勸你們還是早點改行。

政府工會,應該確實的起到領導和幫助工人的職責,要有自己的法律援助機構,能夠有效地幫助工人維權。並且要創辦一份工人報,接受堪登工人的投訴文章,當然在此之前要經過稽核調查。

我們剛剛講了工人,那麼其它的低收入人群,政府應該設立相應的行業自律機構,以期能有效的幫助和管理他們,提高他們的職業素質和服務水平。並且設立低息扶助貸款基金,除了政府投入外還可以向全社會募捐,到時候我會帶頭捐助。這個基金的服務物件就是低收入人群包括工人,也不分本地人和外地人,只要你有工作和租房證明,門檻不要設得太高,否則就失去了設立這個基金的本意了。

綜上所述,政府只要提高了低收入人群的經濟收入水平,那麼企業經過優勝汰劣,自然而然地改善和最佳化了全市的整體經濟結構水平。一百個億萬富翁遠遠不如一百萬萬員戶,一百個億萬富翁他們對當地消費貢獻幾乎為零。他們有錢那麼購買的就會是國際名牌,例如電視,他們絕對不會購買tcl王牌彩電,他們也絕對不會打的等等。當然我例外,我從來都是以購買國產品牌為優先選擇。(下面鬨堂大笑)最後我講句不好聽的話,企業賺了錢,他不一定還會投資在本地,可能會投資到更適合的地方。打個比方,我就在佛山投資了一家陶瓷公司,只因為那裡比惠州更合適。但如果錢到了低收入人群的口袋裡那就不一樣,他們需要消費需要改善生活條件,他們的收入水平在當地全部花完還會不夠用。有句俗話說得好,最後又肉都爛在鍋裡,所以提高他們的收入水平,其實是最划算的。(集體鼓掌)

下面我們講第二個低收入人群物件:農民。要想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水平,方法有很多,我如果全部講,一天都講不完,今天我也只抓重點。

講到農民我們就不得不提農田,我國有十幾億人口,人均耕地面積在全世界都排在後列。因此保護基本農田,政府應該放在首要任務。現在各地都提倡大搞開發佔用了大量的農田,我們hz市也不例外。未完待續。

第六十七章:健康生態

因此我想向政府提個建議,我們不要再隨意侵佔農田了。工業區難道非得建在田裡,建在丘陵地帶和山上不行嗎?無非是多花點基礎投資的錢罷了,但政府同時也保留了大量的土地。現在一家工廠用地你可能覺得賣了幾百萬很值。但如果再過20年你賣了一億你還會覺得虧了。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你生活在一個鳥語花香、稻香滿園同時又交通方便生活便利的地方,你不比生活在鋼筋從林裡更好嗎?當你開著車子行駛在高速公路上,公路兩旁是金燦燦的稻田而不是宣囂嘈雜的環境,不更讓人心曠神怡嗎?

有研究機構表示,未來城市的發展。會以衛星城市的形式出現,而不會一味的加大。這能有效減輕城市的負擔。

以上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怎樣才能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僅僅靠人均擁有的那幾分田?答案顯然是做不到,除非你的地裡種的是金子。

因此我的設想是:農業產業集約化、健康生態化。

首先我們講農業產業集約化。政府透過招商扶持等手段,成立幾家農業開發公司,負責全面開發全市的山林農田。

其公司的普通員工必須全部招募當地農民。那麼剩下來的農民,政府就引導他們向農業產業廣度上發展。打個比方,一塊地皮上,你蓋一棟平房,住不了幾個人。但如果你建一棟一百層的大廈,情況就完全不同。農業並不是毫無利潤,世界上有幾個國家完全靠農業成為了發達國家。

因此像農產品深加工、規模化養殖、水產養殖、深海捕撈等都可以消化大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