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的技術優勢。

設計主機板晶片,可以說是照抄戴爾公司以前的主機板設計,只是對一些明顯的bug進行改正。還有針對長勝投資集團的主機板晶片進行了部分改進。所以設計程序比較快。只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就將主機板設計好了。

現在醜媳婦終於要見公婆了。電子研究所開始根據電腦配件設計出屬於自家技術的第一臺電腦。雖然電腦名叫戴爾,但其實和戴爾公司沒有多大的關係,基本上電腦上的每一個電子元器件和配件都是長勝投資集團的。這已經屬於組裝活了,對於個人來說還是很難,但對於兩萬多人的技術團隊來說就如同過家家一樣輕鬆。

當生產組裝線上,組裝出第一臺電腦時,洪濤已經激動得腦門充血。嚴格來說,這才是中國的第一臺電腦。其它的什麼長城、聯想、北大方正、神州這些品牌,都只是個組裝商,幾乎所有的主要電腦部件重要的電子元器件都是進口的。

這款新出品的電腦主機與當今的相容機沒有什麼差別,因為是照抄戴爾公司的電腦主機嘛!這很好理解。只不過外形設計得更漂亮更科幻,做工也很精緻。電腦鍵盤也沒有改動,只不過是用了更好的材料,質感更好,按鍵手感更佳。電腦滑鼠做了一點點技術升級,將機械滑鼠升級成了光電滑鼠。改變最大的就是顯示屏了。將那醜得要死的crt顯示器換成了長勝投資集團的amoled顯示器,超級的薄,只有1。5厘米厚。與原先的顯示器後面有著一個大屁股比起來,簡直是天與地的差。

戴爾公司為了省錢,購的是21英的螢幕,不過也已經和以前的主流17寸屏比起來大多了。

接通電源。洪濤顫抖著手按下了,光碟出倉鍵。放入了一張微軟公司出品的正版系統光碟。光碟機是戴爾公司要求加入的。所以這個光碟也是他們購的。是唯一不屬於長勝投資集團的主要電腦配件。因為沈丹青知道,電腦的光碟機將來會成為雞肋,被移動u盤代替了它的功能。所以長勝投資集團就沒有研發這項註定要淘汰的技術。光碟機是索尼品牌的,是當時最先進的光碟機。

只見一陣悠揚的電子合成響起,只過了幾分鐘,微軟公司的windows系統就出現在了顯示屏上。畫素比較粗噪,這是因為微軟公司的圖形顯示標準只支援這個畫素級別。

只經過了一分多鐘的開機重啟,作業系統硬體自檢之後,電腦桌面上就出了我的電腦,回收站等必備軟體和一些微軟公司的捆綁應用軟體。

洪濤隨手點開了一個微軟公司捆綁應用軟體ie瀏覽器,發現操作很流暢,沒有一點卡滯現象。這當然很正常,因為現在還沒有連網,僅僅是電腦內部的執行速率。

長勝投資集團因為製程工藝比較高,記憶體和快取都比時下的儲存器大多了。大概是其它公司的儲存器的十倍,達到了三百兆容量。這是電子研究所故意做小了,所以相比之下沒有顯得那麼逆天。儲存量大了,特別是快取大了,軟體執行當然更順暢。洪濤檢查的主要就是看有沒有明顯的bug。

另外,主機箱裡面還有一個與時下電腦不同的部件:高速硬碟。機械硬碟是ibm公司的專利技術,長勝投資集團不能仿製。所以乾脆用了記憶體顆粒整合的高速硬碟,記憶體很小,只有2g。但在當時可是了不得的大容量了。ibm公司的機械硬碟還只有500m容量,更別提其它公司的硬碟了。

記憶體和硬碟的容量都是電子研究所故意限制的結果。也不是單純的為了藏拙,而是真沒那必要。因為當時的軟體都很精簡,有這麼大記憶體量足夠了。

當時由於電子硬體的限制,還有最主要的網路傳輸速率限制。當時的軟體都是儘量精簡到極至,不支援高畫素圖形顯示。

以微軟公司為例,第一代圖形作業系統windows95和二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