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燕的身份擺在那裡,高不成低不就的,尤其是年紀也愈發大了。對了,她本來前年相了一門親,不過因為秦家大老爺突然過世,雖說她是不用守孝的,但哪有長兄未娶,她就先嫁人的?以前秦家大房在外面,倒是沒人計較,現在由秦家大太太當家做主,又怎能由得二房亂來。”

這其實倒是跟洛芸蕊和庶妹的情況一樣。像洛芸蕊,因為秦家大少爺要守孝,她只能把親事推遲三年。而庶妹,秦家的事情雖然與她無關,但她卻不能搶在洛芸蕊前頭出嫁,也因此被耽擱了。

一般來說,這樣子的事情,只適用於未分家,排序在一起的人家。若是已經分家了,那親事自然是各管各的了。

說起來,秦燕也真夠倒黴的了,洛芸蕊依稀記得,大太太回來之後,她就聽說秦燕已經定下了親事。而在給洛芸蕊相看親事的時候,秦燕好像都要出門子了。誰能想到,後來居然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不過,這事兒也不能怪罪於秦家大房,誰叫秦家二房莫名其妙地用了人家的名號,這一旦被發現,退親也是很正常的。

只是,就像大太太說的那樣,退親之後,人家好不容易相看了一門還算滿意的親事,秦家大老爺居然出事了。這下可好,秦家大少爺要守孝,無法成親,作為堂妹的秦燕自然也跟著被耽誤了。照理說,遇到這樣的事情,秦家二房應該是要求分家的,也能不耽誤秦燕的親事。

不過,秦家二房之所以寧願耽誤秦燕,也不願意分家的理由,洛芸蕊卻也是能夠想得到的。這秦家二老爺,說的好聽一點兒,做生意很拿手,那事實上呢?像洛家,家中的生意都是由經年的管事打理的,哪有好不好的問題?這秦家二老爺,怕是一事無成,只能照管著家中鋪子罷了。

像這樣的情況,秦家二房自然是不願意分家單過的。

大太太特地過來跟洛芸蕊說這些事情,主要還是因為,張家大少爺和秦燕的親事萬一成了,那麼洛芸蕊等於就是被扯進了兩邊。雖然兩邊跟她的關係都不算近,但到底還是應該跟洛芸蕊打聲招呼的。

至於如何勸說老太太,大太太倒是沒讓洛芸蕊插手,用大太太的話說,她也沒打算怎麼勸服老太太。她只打算把這事兒跟老太太好好說道一下,若是老太太能應允,自然是好的。但若是老太太不願意,那就沒辦法了,大太太也不打算再管這事兒了。

而秦家那邊,自然有秦家大太太來處理。說到底,過世的人是她的丈夫,於情於理她都不希望侄女早嫁。可若是不嫁,這萬一被耽擱了,她這邊說起來也不好聽。因而,若是能趕緊把親事定下來,是再好不過了。

不過,大太太也沒有完全放過洛芸蕊,她讓洛芸蕊過去跟庶妹說一聲,到底這事兒萬一要是成了,秦燕以後就是庶妹的妯娌了。洛芸蕊自然是點頭應承了下來,同時,她也有些同情起庶妹來了。這秦燕,雖然洛芸蕊不大瞭解,但卻也依稀記得,那是一個不太好相處的人。而且,因為這秦燕的事兒,將來必定會耽擱庶妹的。想想看,等秦家大少爺出了孝期,就是洛芸蕊嫁人的日子了。可等張家那邊出了孝期,卻是要先辦秦燕的親事。好在庶妹年紀也不大,還耽擱得起。總比到時候,張家大少爺迎娶一個十來歲的小丫頭要好吧?至少,秦燕有了年紀,人也會變得穩重一些的。

第一卷 142 秦家出孝

142 秦家出孝

出乎洛芸蕊意料的是,老太太在聽完大太太的介紹以後,居然痛痛快快地答應了下來。其實,老太太也不是那麼沒有自知之明的,她很清楚張家如今的情況,不然也不會非要洛芸蕊嫁過去了。可即便洛芸蕊是她的親孫女,都不願意結親,更別說是其他人家了。

秦燕的條件,換成是官宦人家的正經嫡子,那是肯定不願意的。可張家是什麼身份?這樣的條件不錯了,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