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不聽話就嚇嚇你,再不聽話就找個藉口打你一頓。
嚇你也好,打你也好,都得有軍隊做後盾。對日軍來說,滿洲是陸軍的地盤,上海就屬於海軍的地盤,在上海要派兵,那自然就要派海軍的兵。
鹽澤幸一緊急向海軍部請調海軍陸戰隊火速趕赴上海。
海軍陸戰隊,一聽就很牛氣的名字。
不過,這牛氣,差不多都是美國的陸戰隊打出的威名。日本海軍陸戰隊,可沒像日後的美軍陸戰隊那樣,可以編制到師一級,而且火力兇猛。日本人的海軍陸戰隊,其實出動的時候大多就是幾百人的規模,最高不超過大隊級別。
31年時,日本的海軍陸戰隊,最大編制也就是大隊規模,現在為了嚇唬嚇唬中國人,日本政府同意,由日本海軍分兩批向上海增兵,第一批調上來的是吳鎮守府第一特別陸戰隊457人,第二批是佐世保第二特別陸戰隊468名。
鎮守府,是日本海軍的特殊編制,就像幾十年後中國的東海、北海、南海艦隊一樣,日本海軍最初也是由四個鎮守府,各自負責一個方向的合防禦。後來作為機動作戰的主力軍艦彙集在一起,就組成了著名的聯合艦隊,而鎮守府則主要負責所在壺防禦及軍需後勤訓練等。
日本海軍的陸戰隊就是分屬這些鎮守府統轄的♀次增援而來的就是其中兩個鎮守府的陸戰隊♀樣,在上海的日本海軍陸戰隊總數達到了1800名左右。
而跟著陸戰隊一起來到上海的還有幾個驅逐艦隊,共計十多艘驅逐艦。此外,還有一艘水上飛機母艦,能登呂號。
都說日本是跟我們“一衣帶水”的鄰居,這“一衣帶水”確實很近,21日第一批軍艦從日本——,23日就到了上海。第二批艦隊也很快於28日抵達上海。
日本人四項無理條件擺在面前,吳鐵城的頭都大了。
前三項,道歉、捕兇、慰問傷者還好辦,意思一下,也都還說得過去。但最後一項:取締抗日活動並解散抗日團體,這可就讓吳鐵城難辦了。誰答應誰就是當代的秦儈,吳鐵城對這個利害關係還是分得清的,這樣的條件絕對不是輕易就可以答應的。
可不答應,又怎麼回覆日本人呢?
最好的辦法就是請示中央政府,可中央政府就是遲遲沒有迴音,氣得吳鐵城成天在市長辦公室裡罵娘。
乾等著也不是辦法,對於日本人提出的無理要求,總得有個表示啊,不僅上盒民在看著他要如何做,國內輿論也在等著他的態度呢,誰讓他是上盒市長啦。
吳鐵城焦頭爛額地思考了幾天,終於硬著頭皮發表了一個宣告。
吳鐵城的宣告大致意思是,‘民眾運動,如果在法律框架之內行事,那是受法律保護的,政府不便干涉,不管哪家的憲法都是如此。別說是在中國,就是英國美國,也一樣如此。民眾有集會、示威的自由$會團體呼籲抗日,也是言論自由之一。如果按照日本領事要求予以取締,那我吳鐵城豈不是違反法律了。當然,如果民眾做事出格違反法律,那我吳鐵城當然會取締。’
吳鐵城果真不愧是軍政雙優的人才,吳市長這話,說得在情在理。
只不過,吳鐵城忘了一點,這次他面對的可是一向就沒有和中國講過理的日本人。
日本人並不為吳鐵城的道理所打動,而是在26號發出最後通牒,限上盒政府48小時內,也就是28日下午6點前,必須做出讓日本人感到“圓滿”的答覆,否則日軍將自由行動。
對於蠻橫無理,一點做人準則都沒有的日本人,吳鐵城是實在想不出辦法了、刻向南京緊急報告。
此時孫科已經不得已離職,汪精衛已經接任了行政院長,可蔣介石此刻還沒有到南京,汪精衛在和何應欽等人商議後,指示吳鐵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