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但若真的說起電子產業市場來,卻是絕對比不過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日本的。

當泛翰集團和東芝達成了u盤的代理約定之後,東芝甚至狂妄的喊出了全面淘汰軟盤的宣言。軟盤的讀取需要專門的軟碟機,以及必須忍受其讀取速度慢、容量低、可靠性差等缺點,但歷史上若非usb儲存裝置的出現,1995年卻正是其全盛時期。據保守估計,當時世界範圍內,至少有50億隻軟盤,被用來滿足人們的移動儲存需要。

1。44mb容量的3。5英寸軟盤,在當時是被普遍應用的標準。然而即使這麼小的軟盤,使用起來仍然非常麻煩。塑膠外殼無法承力,軟盤碟片非常嬌貴,讀取次數有限……

這些問題都使得廣大計算機使用者,迫切的希望有一種新的移動儲存裝置誕生。當東芝宣佈推出32m和16m兩種容量的u盤之後,市場的反響已經不是用激烈能夠形容的了。畢竟到了1995年,windows95誕生之後,隨著奔騰系列cpu等硬體效能的增長,軟體的體積也進行了爆發式的增長。

原本尚算夠用的1。44m容量,讓人們感到漸漸入不敷出起來。面對大體積檔案,不得不使用分割壓縮的方式,儲存於多個軟盤之中。繁瑣、安全性差、頻繁的磁碟壞道等問題,都深深的困擾著使用者的使用。

雖然早期的u盤,並沒有後來那種做成大拇指蓋大小的本事。但撲熱息痛藥盒大小。卻也已經足夠使用。剛剛上市,東芝的u盤便獲得了普遍的關注。算上晶片成本和專利授權費用之後。東芝在日本出售的一隻32m容量u盤零售價格在10000日元,16m容量的u盤則是6000日元。其價格和中國國內相比。售價提高了不止一倍。

但這個年代的日本工程師和軟體程式設計師,收入卻是中國工人的一百倍不止。放在國內需要一個月工資才能買到的電子產品,在日本人來說卻不過是兩三天的勞動所得罷了。首批五十萬枚u盤,幾乎是在一週之內便告售罄。在東芝的強烈要求之下,泛翰集團不得不壓縮了國內的供貨量,這才能夠斷斷續續的對日本市場進行接濟。

u盤的熱銷,不僅為泛翰集團帶來了另一筆充裕的外匯收入,更是迫使東芝認真的推進0。5微米晶片生產線,向中國開放出口的計劃。沒辦法。眼看著這樣龐大的市場,結果卻是因為產能限制吃不到嘴裡,簡直就是對一個吃貨最惡毒的酷刑啊!

像東芝這樣的集團,向來是不吝為了利潤而踐踏國家利益的。

然而讓人出乎意料的是,市場上對此反應最快的竟然是騷尼公司。在u盤推出僅僅兩天時間裡,騷尼的業務人員就找上了泛翰集團。

泛翰集團在日本是沒有辦公場所的,對方先是找到了新科計算機的日本分公司,然後經過介紹才找到了db軟體公司。至少從名義上來說,湯軍是泛翰集團在日本所有業務的管理者。和東芝的合作關係。也確實是由他帶隊實現的。

騷尼公司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軟盤和軟碟機生產商,u盤如果大規模供應市場,受到衝擊最大的非其莫屬。從這一點上來說,他們的行動速度倒也不足為奇。畢竟u盤不論是使用便利度還是成本方面。都有全面超越軟盤的趨勢,騷尼自然不能置之不理。

這也是泛翰集團找到了東芝來打頭陣,有這個mt在前面頂著。才能輕鬆的享受到日本市場的高利潤,而不用陷入到具體的商業競爭當中。

騷尼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東芝作為老牌電子廠商在業內地位未必就低於騷尼,與其徒勞的在市場上對抗對方的優勢產品。還不如釜底抽薪及早改換門庭。軟盤憑藉其目前的市場壟斷地位應該還能再撐上三五年,到時候隨著生產技術的提高,u盤的容量和成本將會全面超越軟盤,那個時候再進入u盤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