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珠先給世子見禮,他目光看向京城滿是懷念,“這些年我一直等待再次帶隊北上,現在恢復通商,家族誰也不敢和我搶,日後北方的商隊依舊歸我管。”

子恆感念道:“當年亳州之亂,我們一家多虧了東家的幫助。”

錢珠心裡得意,因為他的原因,錢氏一族才有今日的好結果,“當年依靠取暖互幫幫助。”

他可不會到處炫耀這份恩情,皇上可以記著多錢家優待,他卻不能時刻提醒。

話又說回來,這些年皇上不僅保下了錢氏一族,還將恩澤惠及到他的子嗣上,他的兒子走了科舉,皇上一直記得他,兒子的官途十分順遂,當然也有他兒子的確有能力的原因。

錢珠已經很知足了,他這年也擋了不少家族的要求,他與皇上相處過,所以清楚何為知足常樂!

子恆見錢東家走神,他沒催著,正因為錢東家的識趣,爹孃才和錢東家一直有來往。

錢東家回神,語氣歉意,“剛剛走神了。”

子恆不在意,指著京城道:“現在京城清理出一片,東家的棚子搭在京城內,還是在城外?”

錢東家指著城門口處,“在城外更方便。”

子恆點頭,“也好。”

錢東家說起了帶來的貨物,“北方百姓什麼都缺,我帶了布料和成藥丸,對了,還有鹽等調料。”

子恆挑眉,“鹽?”

錢東家,“皇上不缺鹽,南方的鹽價便宜,我與朝廷換了一些。”

頓了下道:“不僅我換了,其他的商隊也換了,我們不是為了賺銀錢。”

子恆都懂,朝廷抽調不出更多的人手北上,所以利用商隊運鹽販賣,商隊的確不賺鹽的利潤,卻一定得到了不少政策的優惠。

隨後的幾日,又來了幾家商隊。

商隊的到來給京城帶來活力,百姓攢銀錢不容易,可他們缺太多的生活用品,咬了咬牙還是拿出銀錢排隊採買。

商隊搭建的棚子外,百姓們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鹽和布料最受歡迎,有了布料,子恆終於在百姓中看到新衣服了。

這日韓辰輝派人叫子恆回兵營,韓辰輝北方巡視回來了,子恆帶人回兵營,他發現了不一樣的戰馬。

等到了營帳內,子恆發現了民族服飾,仔細辨認後,竟然是東北部族來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