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人打趣了幾句,一同出門而去。

秦牧駐駕的這座秋露園在月湖東側,范家的天一閣就在月湖西側,距離很近。李式等人打出秦牧的儀仗開道,從湖南岸繞過去,兩盞茶時間便來到范家。

范家當代家主叫範汝楠,五十多歲,接到秦王即將駕臨范家的訊息之後,帶著倆個兒子範光文、範光燮以及一家老小,匆匆擺上香案,在門前候駕;

四周有很多百姓聞訊前來觀看,範汝楠既感榮耀,又是緊張,額頭直冒汗。

秦牧駕臨,范家老小依禮三叩九拜。

隨後秦牧提出要入天一閣一觀,範汝楠自然不敢說不,他親自領路,穿過前院,來到一棟樓閣前;

樓閣是硬山頂重樓式,面闊、進深各有六間,前後有長廊相互溝通,正門上掛著“天一閣”牌匾。門前還有一個優美的池塘,有水道通往月湖。

範汝楠介紹道:“藏書樓最是怕火,家祖建樓時,取《易經》》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義,命名為天一閣,取以水克火之意。秦王請!”

秦牧覺察到,範汝楠開啟的銅鎖上沾著一層灰塵,聯想到范家“子孫無故開門入閣者罰不與祭三次”的規矩,他暗暗嘆了一聲。

書籍的作用是用來給人看的,按照范家的規矩,有幾個人能看到裡面的藏書呢?

除了正門有鎖,每個藏書閣又有鎖,進了藏書閣,一本書也看不倒,閣內全是一些紅木櫥櫃,每個櫥櫃又都上有鎖。

範汝楠命兩個兒子一起,把所有櫥櫃的鎖都開啟,隨便拉開一個,裡面都是擺放得整整齊齊的書籍。所有的櫥櫃開啟來,非常壯觀,而這還只是其中的一間藏書閣而已。

秦牧和李香君不禁感嘆不己,隨手拿起一本書,都是外頭難得一見一珍本,有明代的刻本,也有宋代的刻本。李香君看得愛不釋手。

秦牧隨便看了看,對範汝楠說道:“範員外,你家藏書如此之豐,世所罕見啊。其中很多珍本,更是外間難得一見。”

範汝楠連忙作揖道:“秦王謬讚了,其實江南有不少人家藏書之豐不下於草民家的。”

秦牧很直接地說道:“範員外,本王此來,一是想見識一番,二來呢,是想和範員外打個商量,本王想派人來,把外間少見的珍本整理一下,重新刻印刊行於世,讓世人都有機會閱讀。不知道範東家可否通融一二。”

秦牧口氣和善,沒有半點強逼之意,但他畢竟是一國之主,範汝楠敢說不行嗎?

況且按秦牧所說,只是派人來抄錄刻印,並不是要收繳他家的原本。

他連忙答道:“秦王既有此意,草民豈敢不從,草民倆個犬子自幼閱讀家只典藏,到時就由他們協助秦王派來之人,定不誤秦王之事。”

秦牧看了看他兩個兒子,都是三十來歲的樣子,彬彬有禮,而且目光清明,不象是那種書呆子,從小閱讀十萬卷書,又不是書呆子的話,那麼學問應該不會差到哪裡去。

範汝楠特意提出讓他倆來協助,這也說明他對兩個兒子的學問有信心。

當然,他此舉有邀功之意,只要不是書呆子,看在如此多珍本的份上,賜他個小官又何妨呢?

秦牧在天一閣只呆了半個時辰便離開,這半個時辰只當是讓腦子休息一下,眼前緊要的還是先抓緊收拾鄭家再說。

******************************

PS:求推薦票,兄弟們給點推薦吧,收藏加推薦,很重要!。

(未完待續……)

第514章 挖坑(求推薦票)

******

秦牧在天一閣只呆了半個時辰便離開,這半個時辰只當是讓腦子休息一下,眼前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