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視的職位。司馬望更是個不安份的人,反正這些人不是他的,他也不心疼,幾數話挑撥的公孫衍心花怒放,只以為黃河西岸花花世界,財寶遍地美女無數,去晚了便再也撈不到,立時出兵向西。在司馬望的指揮下,幾乎用小木船端了漢軍的水寨。可惜漢軍水軍太厲害了,只一擊便差點要了公孫衍的性命,千辛萬苦逃出危局,卻又落入漢軍包圍,自此被千里追擊,損失慘重。若不是公孫恭才受曹魏受了封賞,若不是司馬望家族在曹魏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公孫衍恨不得將這隻瘦猴子插死。司馬望卻一直笑嘻嘻的,渾作不知,只帶了這隻部隊在山裡東轉西轉,不知怎麼,便找到一處山寨,住紮下來。公孫衍這才發現,原來自己根本就是被這個司馬望騙他,他跟本就是利用自己保護他過河來找這些人的。司馬望為了對付季漢,曾在雍涼一帶收買了好多山賊,此次時間不久,便彙集了數十處山寨上萬人馬,回頭打了吳班個措手不及,幾乎活擒了吳班。緊接著他引軍北上,聯絡匈奴人。此時匈奴部隊在劉豹帶領之下,正緩慢的行在出徵的路上。他們與其說是出征,不如說是在放牧。他們打得是與公孫恭一樣的心思,出兵是一個要出的,但出力就不必了,所以他們出大寧,是延長、甘泉、富縣、洛川奔黃陵。這一路可是繞了大大一個弓背,路比正常前來幾乎遠了一倍,從東繞到北,走得是山溝溪谷,爬得是黃土高原,就算是慢了。也有的託詞。哪知他們遇到了司馬望,三句兩句,僵在那裡,給他綁上了戰車,起兵南下。
匈奴與遼東人馬都是騎兵,司馬望的山賊部下也有一部分騎兵。有司馬望在,他們的速度快了起來。雖然這條路線既難是,路又遠。但由於不是漢軍防禦重點,加上司馬望多謀。匈奴兵與遼東兵善戰,以有備攻無備,竟是攻無不克,順手之極,有如疾風捲過平野,無人能阻。
所以這支臨時被司馬望拼湊起來地,各懷異志的人馬,竟然直接攻到了長安城下。這實在不知該說是司馬望聰明。還是該說他走運了。
我自然是不知道其中的關鍵,但此時城下的敵軍卻是無可置疑的。三萬強敵出奇兵攻至長安城外,自然引起了長安城內的動盪。
“殿下,請下令讓孔明速速回軍!”
“殿下。長安若失,則季漢不保。孔明引大軍於外,月餘未建尺寸之功,空費錢糧,反陷長安城於險地。以臣看,好說他是無能之將,惡說則其有不可測之心思。”
“殿下,請火速令馬超和孔明回軍護城,否則地話,長安危矣,季漢危矣!”
“殿下……”
若孔明回軍,曹丕乘機進攻,我軍安能抵擋?若馬超回軍,誰能阻得虎豹騎的鋒芒?你麼?你麼?還是你去?當真是肉食者鄙。我在心底裡恨聲說著,卻不想得罪這些人,當下溫言道:“各位,前敵之兵不可輕動,否則敵軍乘勢進攻,則我軍危矣。”
“殿下,前敵之事,已不可為,北線軍隊失敗,南線又曾數敗於敵手,孔明只得退守渭南。渭南之地,地處要衝,缺少險阻,在此與魏軍決戰,實為不智,不如退守長安,依託堅城深地,方為固守之計啊。”
“不錯,殿下,以我軍之兵力,如何能在平原之地硬抗曹魏主力?此實為以已之短,攻敵之長也。敵軍長於平原做戰,騎步兵戰力甲於天下,我軍則以弓矢為先,長於山地之戰,山頭設伏、山腳藏兵,山谷截擊,方為上策。孔明如此做,實為不知兵者。且其引出大軍,陷長安城危境,陷陛下與太子於危境,陷百官於危境,是何心思?”
“此語說得過了。”果然來了,我想起孔明的話,他還真是未卜先知啊。當下緩緩道,“丞相一心為國,若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