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從第四路軍抽調出來的三十多人交給他。由這些人分散到一三兩個營的各個排裡,傳授巷戰經驗。
雖然是臨時抱佛腳,可也讓六團官兵受益匪淺,漸漸六團的官兵逐漸找到了巷戰的竅門,開始打得有板有眼,日軍的防守區域也開始被逐漸壓縮。
只要照這樣打下去,鮫島具重覆滅是一定的,只是時間問題了。
感謝“還沒發現”、“上官雲龍”兩位書友的月票和評價!
!#
第六百一十一章 抗戰 淞滬抗戰 趁虛而入
第六百一十一章抗戰淞滬抗戰趁虛而入
上海日租界,不同於日本在天津、漢口、蘇州、杭州和重慶這5個正式的日本租界,上海日租界實際上僅是中國方面對於上海虹口日本人聚居區的一種習慣稱呼,並不是真正的租界1;。,
因為自1870年日本人開始僑居上海虹口地區,同年上海公共租界當局開始在虹口區內越界築路,虹口地區才被非正式地納入公共租界管轄範圍1;。1873年日本也才強迫滿清同意,將日本上海出張所改稱為日本駐上海領事館。
1898年,原英、美公共租界改稱上海國際公共租界,日本等國開始參與租界管理工作。次年,公共租界被劃分為北、東、中、西四區,日本僑民在北區和東區佔有優勢地位。同年,日本為了在中國永久性地保有一支軍事力量,在虹口組織上海義勇團日本隊這支準軍事組織。1910年日本在虹口地區的僑民人數首次超過其他各國,位居第一。
日本為了加強在上海的力量,想方設法滲入租界的管理系統,1916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巡捕房設立日捕股,
30名日本巡捕到位,接管虹口地區的公共治安事務,終於使日本政府勢力合法進入租界。
初戰告捷的日本人並不滿足,五卅慘案爆發後,日本又藉機藉口保護僑民,派遣海軍陸戰隊抵滬,入駐虹口地區,從此就賴在上海不走了。1927年,國民革命軍北伐佔領上海,日軍更是於四川北路佈防,阻止北伐軍進入虹口地區。
鑑於北伐還沒有完成,國民政府無力在上海和日軍發生衝突,對於這塊黑租界只好採取無視的方式處理。
也就是說,所謂的上海日租界,根本就不存在,滿清根本就從沒有和日本人簽訂過任何土地租借協議,日租界所在地虹口地區,完全是美英公共租界非法圈地佔領的。即便現在那裡也僅僅名義上是公共租界的一部分,只不過因為日本人在虹口地區駐有海軍陸戰隊,具有軍事實力,英美也願意有日本人的軍隊在這裡威懾中國當局,是各方默許的結果。
外灘,哥特式市政廳式樣,頂部有一排尖頂的漂亮氣派的中國通商銀行後院大門緩緩開啟,從裡面走出來一個長袍馬褂的中年人,中年人來到大門口,向著左右兩面街口仔細觀察一番,見兩側街口閒逛的幾個短打扮青幫弟子模樣的人發出了安全訊號,這才回頭衝院內打出一個手勢1;。
很快,從裡面魚貫開出三輛黑色轎車和五輛帆布棚遮蓋的嚴嚴實實的卡車。
車輛開出門後,拐出街口,即分散開來,向北開去。其中一輛轎車帶著三輛卡車直奔老靶子路。
中國通商銀行創辦於1897年,是中國人自辦的第一家商辦銀行,初期由盛宣懷把持。
民國初年,傅宗耀為第四任經理。傅宗耀投靠北洋政府,並以大量資金支援北洋政府,被國民政府恨之入骨。民國16年3月,北伐軍到達上海,傅筱庵旋即被通緝,逃往大連。後花重金,經虞洽卿等人的疏通,國民政府才撤銷對他的通緝。
傅宗耀回到上海後,仍任通商銀行董事長兼總經理。透過財政部次長徐堪的關係,獲得加發新鈔的權利。民國23年通商銀行發行新鈔額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