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術,只要防守一方在蘇軍炮擊過後還有足夠的火力,挫敗蘇軍的進攻很容易。
和中路、東路的進攻相比,西路蘇軍的進展最為順利,他們沒有經過任何戰鬥,甚至連中**隊都沒有看到過,就在開始進攻後的當天,佔領了北蒙西部重鎮木倫。當然,木倫也是一座空城。
木倫,這個時期在嚴格意義上說,還不能稱為城,因為它不但沒有城牆,甚至連磚木結構的房屋也幾乎沒有,僅有一座喇嘛廟是磚木結構。不過,廟裡的喇嘛早就沒有了,喬巴山時期,喇嘛們都被迫還俗或是逃往新疆、青海。
居住在木倫地區的居民以蒙族人和哈薩克人為主,雖然蒙族人只有幾千人,可哈薩克人卻有兩萬多人。這裡的人住的都是壁桁式的木架帳篷,居民基本都放棄了遊牧生活,轉為農耕。
為了堅壁清野,這裡的居民,都被緊急轉移到木倫西南幾百公里外的烏里雅蘇臺安置。動員這裡的居民遷移僅靠北蒙自治政府是不行的,這些哈薩克人不僅十分彪悍,還有他們自己的組織,他們的首腦叫加尼。卡西莫夫。
加尼。卡西莫夫原是哈薩克汗國一名政要的小兒子,早年畢業於沙皇俄國聖彼得堡大學。曾積極參與1917年建立阿拉什自治共和國建國活動,並在阿拉什自治共和國建國擔任政府部長,和白俄關係密切。21年阿拉什自治共和國被蘇聯政府強行解散,國土併入蘇聯後,卡西莫夫帶領部分部族逃到木倫。
自三零年一月,蘇聯開始強制實行集體化以來,發生了大饑荒,蘇聯政府派出了大批工人黨員組成的工作隊下鄉徵糧。硬性規定,每家必須交出多少糧食,交不出糧食,工作隊當場就可以寫判決書,把全家拉出去槍斃……
感謝“愛哎呀”書友的月票和“70生人”書友的打賞。
更多到,地址
第四百八十六章抗戰伏擊(一)
交出賴以活命的糧食,意味著餓死;不交規定的糧食,就會被工作隊槍斃,而且是全家槍斃。
由於生命受到嚴重威脅,這讓飢寒交迫的哈薩克人又被迫逃亡了許多。
這些逃亡的哈薩克人,大部分跑到了新疆,少部分跑到了北蒙西部山區。
北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說,也是在蘇聯的控制之下,可是生活狀況要好一些,溫飽還是能保證的。而且,偽蒙政府對於西部山區,暫時還難以完全掌握。
喬巴山時期,偽蒙政府也曾派人來這裡搜鋪過逃亡人員,可是都被卡西莫夫遮掩過去,甚至還和偽蒙軍發生過小規模武力對抗。現在,卡西莫夫在木倫的哈薩克人中的威望極高。
宋哲武收復北蒙後,得知卡西莫夫一直在謀劃恢復阿拉什自治共和國,讓宋哲武不由動了心思,便指示魏廣惠對其進行扶持。
宋哲武知道,蘇聯推行集體農莊制,在三十年代中期以前,每年都會餓死許多人。據說這一時期僅哈薩克就餓死150萬人。因此,宋哲武還讓魏廣惠資助鼓動卡西莫夫號召哈薩克人逃往北蒙,這讓卡西莫夫和木倫的哈薩克人對宋哲武十分感激。這次,組織這兩萬多哈薩克人順利人離開木倫,多虧了卡西莫夫積極配合。
西路蘇軍並沒有在木倫停留,而是在木倫留下一個師和一個坦克團的蘇軍,外加一個偽蒙騎兵團,設立了在北蒙境內的總兵站後,由兩個軍組成的蘇軍西路部隊就以每天40多公里的速度急行軍,再次向東南方向開進,他們的目標是庫倫。
從木倫到到鄂爾渾河有400多公里遠,如果西線蘇軍按這樣的速度前進,那麼10天之後,也就是9月12日左右,西線蘇軍就會到達鄂爾渾河預設的伏擊戰場。
可是,因為蘇軍的偵察機天天在庫倫以南100公里範圍內頻繁偵查,給第四路軍的西線部隊運動造成了很大妨礙,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