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津津有味。
呂布軍現有兵力一萬五千人,加上從天水郡收編的一萬西涼兵,共計兩萬五千人。
其中狼騎五千五百人和一萬西涼兵駐紮在城外,步軍和陷陣營守在城內,雙方互為倚角,一方被攻,另一方支援。
這和歷史上曹艹大軍進攻下邳,謀士陳宮向呂布諫言的計策一樣,不過那時的呂布因為一些“私事”,沒有采納陳宮的計策。
面對馬韓大軍壓境,呂布採取的戰術是:堅守以待,司機突破,令董越率其部繞道偷襲武功,切斷馬韓與西涼的聯絡,逼迫馬韓撤軍。
至於董越能否偷襲武功成功,呂布抱有很大的憂慮。
若是董越能夠成功,那最好,若是不能成功,也可以從背後給馬韓一定的壓力,讓自己更容易尋找馬韓的破綻,好一舉擊破。
“文和,不知你可有什麼好主意,能夠不費吹灰之力,便將馬韓擊破。”呂布忽然想起離間計,側頭看向賈詡。
離間計,是賈詡在三國曆史上用的最漂亮的計謀。
那時的曹艹被馬超、韓遂大軍打的落花流水,好幾次差點命喪馬超之手,無論怎麼看,那一戰,馬超、韓遂是贏定了。
可是賈詡突然冒了出來,給曹艹獻了這一毒計,立刻瓦解了馬韓聯盟,反將馬超殺的丟盔棄甲,老巢西涼也被曹艹給端了。
對比歷史和現在的情形,離間計想要發揮出它原本的威力,很難。
畢竟這次帶兵的是馬騰,不是馬超,而且自己也不是曹艹,是呂布。
賈詡聽到呂布問話,習慣姓的摸了摸小鬍子,沉思道:“依目前的情況來看,想要不廢吹灰之力逼迫馬韓退兵,根本不可能。畢竟馬韓大軍來勢洶洶,準備許久,怎麼可能願意無功而返。”
“這一戰要想取勝,我們只有不斷的消磨馬韓大軍計程車氣和毅力,尋找馬騰和韓遂的間隙,一舉擊破。”
呂布點點頭,賈詡說的也對,現在就是寫封信,在上面胡亂的塗鴉,寫一些敏感的話,派人送給韓遂,也不見得能離間二人。
總之一句話,使用離間計的時機還不成熟。
接下來眾人討論了一些細節安排,然後大醉一場,昏昏沉沉的散去了。
······
······
漢末三國時期,隴西西面一直盤踞著羌氐等少數民族,他們民風彪悍,善騎射,經常搶掠附近漢人的群聚地,獲得一些生活物資。
因此,漢人與羌氐等部落的關係,一直很惡劣,前面我們說的,姜維的父親就是因為羌人戰死的。
三國時,諸葛亮想要征伐魏國,從祁山出兵,擺在他面前的就是隴西諸郡,因此,他首先要做的便是拉攏羌氐等部落,用羌氐等部落從西面對魏軍構成威脅。
魏國也一直想要拉攏羌氐,畢竟羌人善戰又是遊牧民族,無法徹底消滅。
於是,隴西的羌氐等部落成了魏蜀兩國爭相拉攏的物件。
拉攏的過程中,常常是蜀國佔據上風,一來,當時的蜀國力量薄弱,對羌氐等部落極為看重,常常給予物資等幫助,二來,和諸葛亮的政策有關係,諸葛亮擅長和少數民族打交道,對他們極為善待。
三來,就是因為馬超和他西涼鐵騎,馬超在羌人的心中好比天神,極有威信,羌氐等少數民族敬畏馬超,也因此願意和蜀國較好。
更重要的則是西涼鐵騎,對羌氐等部落而言,西涼鐵騎就是他們的剋星。
劉備和諸葛亮知道馬超、西涼鐵騎對羌氐等少數民族有威懾力,於是,便派馬超和他的西涼鐵騎駐防蜀國邊境,震懾羌氐等民族。
即使馬超病死之後,西涼鐵騎也一直活躍在蜀國邊境,繼續擔負守護者的角色。
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