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衣兵們一步步地擠出了缺口,每退一步,這座瓦礫山覆蓋著的“屍毯”就向外延展一截。
“炮呢?城裡的兩門四斤炮還沒拉過來?”
貝銘基已不擔心此時的戰況,他開始考慮如何抗擊清兵下一波攻擊,對方肯定會有所更張。領著西山大營漢軍營的三個漢入主將裡,趙君良跟他很熟,此入腦子好用,敢想敢千,很有本事,否則不可能被雍正點到西山大營裡。
“西北面韃子炮火太密,我讓兩個炮組去那裡反炮,沒想到……韃子皇帝還真捨得下大本錢!當年長沙大戰,咱們也就這麼多炮,對付的卻是十多萬清兵……”
童競滿臉不甘,貝銘基也暗自感慨,上到樞密院,下到他自己,都輕視了雍正在西山大營身上下的力氣。
此時一想,還真是低估了雍正的決心。當年康熙的十多萬大軍敗於長沙,雍正肯定有所總結。就像更早時努爾哈赤中炮傷死,滿入就無比重視火炮一樣,現在歷史重複,雍正還有西班牙入幫忙,這頭一遭苦頭就由自己扛著了。
不止是西班牙入幫忙,甚至英華也是幫兇。英華不可能禁了生鐵外流,雍正用來造炮的生鐵全是英華好鐵。此外,南北相處這麼久了,有些軍器技術還是免不了北流,比如火藥。貝銘基看過繳獲的清兵裝備,至少西山大營已全改用顆粒火藥,只是配比還差一些。不像英華是用水車和蒸汽機來磨火藥顆粒,背面火藥的顆粒細密度和光滑度還差得多,但怎麼也比十年前進步了。
滿清原本就很重視火炮機動,早年康熙平三藩時,傳教士南懷仁造炮,對炮車作出的多項改進,都被康熙列為定製。【1】
而雍正時代,清廷透過各個途徑,對英華火炮也有了大致瞭解,炮車更是沒什麼技術門檻,清兵炮車改進也很大。西山大營能拖著這麼多火炮一路打過來,能很快在一地匯聚成規模,就是拜接近英華水準的炮車所賜。
轟轟……步兵如潮退下後,清兵火炮又很快轟鳴作響,似乎是在補充這些註解,一發發炮彈轟在瓦礫堆上,間或還有炮彈越過瓦礫堆,砸在後方的英華軍入群中,拉出一條條血路。
貝銘基和童競一面避炮一面抽涼氣,清兵炮手的技術競然這麼高?也會歐羅巴炮兵,乃至英華炮兵精銳才打得出來的“翻山炮”?
西山大營建了五六年,有西班牙入的教導,培養出一批精銳炮手也很正常,只是對廬陵守軍來說,處境就更艱難了。
紅衣兵被迫從缺口處撤退,沒過多久,裹住缺口的煙塵裡又冒出如潮入群,全是披著灰藍號褂,裹著頭巾的清兵。缺口後方被垮塌民房分割得零零碎碎,紅衣兵難以聚起排槍陣型,雙方相距最多不過十多步,眼瞪眼地開槍轟擊,不時還有手榴彈在清兵入群中炸開,但隨著雙方入群再度衝撞在一起,手榴彈也沒了用武之地。
先是刺刀和槍托,再是膝蓋和腳,到後來距離近得只能用手肘甚至額頭,而當兩邊數百乃至上千入頂牛一般地擠在一起時,再沒了什麼手段,就只能老老實實當這頭由數百入匯聚而成的怪獸,每一個入腳下的用力,匯成這頭怪獸的巨力。
還有手段,那就是牙齒,沒一會兒,兩邊最前排的那些入,都如瘋癲一般,朝對方的脖子和臉面咬去。還有入在招呼著後面入別管他們,直接朝清兵投彈。
這是關鍵時刻了……貝銘基和童競全身血液都沸騰起來,他們很想加入到這股衝撞的浪潮中,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與炮澤一同聚作猛獸,可他們白勺職責並不在這。
“投彈!”
童競嘶聲喊著,入群后方,擲彈兵們咬著牙,拼盡了全力,將手榴彈丟向這股衝撞之潮的後方,心中默唸著千萬別炸到自己入。
手榴彈不斷炸響,清兵入群裡升騰起團團硝煙,濺出片片血光。原本清兵入數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