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力來解決,除非對方先突破職業道德的底線。“什麼時候開始?”陳澤也是個有魄力的人,知道了爭鬥不可避免,便果斷的決定了要搶先出手,佔據有利位置。

劉進洋那邊自不去說,興華商會和粵海商會本就是衝突不斷,雙方關係尖銳。自天宇科技和興華商會合並以來,陳澤和段亦天的來往也斷了,對於雙方的矛盾他早有所覺,只是此前一直沒有下定決心。到了現在,鍾泱把一切的事情都給挑明瞭,陳澤也知道到了必須要做出選擇的時候了。

“十倍於所拖欠工資總額的罰款,美達是如何也不可能答應的,所以我們已經做好了查封工廠和驅逐投資方的準備。到時候,粵海商會一定會更加的咄咄逼人。”

“第二步是什麼?”陳澤可不相信僅僅靠上面這個就能找對方的麻煩,充其量不過是騷擾罷了。

“從香港請來的律師和會計師團隊都已經整裝待,只等矛盾公開化之後,就開始著手要求審查天宇科技和粵海商會的合作專案。”

說到了這裡,鍾泱早已成竹在胸,粵海商會的賬目有問題,他們一直都知道。雖然為此天宇科技少了許多利潤,但是鍾泱讓陳澤保持沉默,為的就是今日。當初天宇科技還只是粵海商會的附庸,爭論這些毫無益處。但是如今天宇科技想要獨立,甚至是反客為主,則完全可以透過這件事給予對方致命的打擊。為什麼這麼說?當初為了和粵海商會合作,陳澤簽下了條件苛刻的合約,天宇科技在1o年內必須向粵海商會提供多項生產技術,並且相關的內容不得移做他用。即使是改進了的技術,只要涉及到之前的基礎,就必須要和粵海商會商談之後才能作出決定,毫無自主權可言。

至少在法律上,天宇科技在多項生產技術上被粵海商會鉗制,如果放棄,就要失去大量的利潤。但如果是能夠證明粵海商會先違反了合同,用虛假賬目隱瞞了實際收入,天宇科技則完全可以抽回自己的技術人員,並且不再受當初的那份合約所限制。剩下的事情無非就是雙方的律師團互相扯皮罷了,失去了技術上的支援,粵海商會將要面對難以想象的損失。

一直以來,因為追逐利益的本性,段亦天和杜經南雖然智謀過人,但也和這個時代大多數的資本家一樣。他們以為透過拼命壓縮成本就能夠提高利潤,絲毫沒想過要讓技術工人們提高生產積極性,改進技術。

技術工人的工資過低,導致的結果就是生產後勁乏力,技術更新緩慢,如果沒有競爭者,這一切都不是什麼大問題。可致命的是粵海商會並不是獨霸著整個市場,原本在技術上提供大量支援的天宇科技如果撇開他們自己單幹,利潤的流失可就是致命的了。畢竟在已經飽和了的市場裡,消費者的選擇就成為了企業生存與否的關鍵。總的來說,倒不是說段亦天他們蠢,而是兩者之間目的的不同所導致的結果有所差異。對於這個時代的大多數資本家而言,追逐利益是目的,改進技術只不過是手段。但就鍾泱他們而言,改進技術卻是目的,利益只不過是必要的手段罷了。

目的和手段的不同,在資源分配上自然有差別。在對於技術研的投入這個問題上,兩者的態度就完全不一樣。一個規模巨大的企業,就如粵海商會這般,如果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以及穩定的研團隊,就好似一座在沙灘上堆起來的城堡,無論多麼宏偉,轟然倒塌也只不過是必然的事情。

''

………【第八十八章 爭鋒】………

如果僅僅是為了打倒粵海商會,事情沒必要那麼複雜,只要天宇科技抽回技術員然後申請倒閉就可以了,再成立一家新公司也不是什麼難事。但比起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