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35年,李世民多次派兵出擊吐谷渾都無功而返,於是決定派李靖帶兵前往青藏高原,教訓一下吐谷渾。】

【隨後,64歲的李靖帶領大軍一路殺到了吐谷渾。】

【然而,兩軍剛一交戰,吐谷渾的老大伏允可汗就吃了一個敗仗。】

【然後就繼續上演了相似的情節,伏允可汗一路跑,李靖帶著大軍一路追。】

【至於李靖是怎麼找到敵人的,不知道。】

【他用了哪些計謀,也不知道。】

【反正就是李靖只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把吐谷渾給乾沒了,伏允可汗也上吊自殺了。】

【從此之後,吐谷渾就納入了大唐的版圖。】

李世民心中簡直不要太開心。

唐朝建國之初,吐谷渾便向他爹李淵俯首稱臣。

但是後來,隨著其實力的日漸增強,吐谷渾不再甘於作為唐朝的臣子。

於是,其首領慕容伏允頻繁派遣軍隊侵擾唐朝的西北邊境,當地的百姓苦不堪言。

儘管吐谷渾表面上仍稱臣於唐朝,但實際上卻並未將唐朝放在眼裡。

由於各種原因,他對吐谷渾表現出了極大的寬容。

即使是慕容伏允多次挑釁,他還是希望用和平手段來解決兩國之間的問題,而未採取武力鎮壓。

李世民暗自揣測,可能是未來慕容伏允實在是做的太過分了,他才忍不住出手。

然而,李靖的表現卻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期,直接滅亡了吐谷渾。

李世民心中暗自竊喜,看著李靖的眼神越來越亮。

有如此狠人,成為“天可汗”指日可待

與此同時,李世民時期朝堂上的武將看李靖如同看著怪物一般。

這也太神了!

難怪後人說李靖打仗無聊!

哪有人打仗哪有如此輕鬆的,打得如同開了上帝視角一般?

哪有人滅國是直接對著別人貼臉開大,接著便是像攆狗一樣攆著別人跑的?

程咬金更是嘖嘖了兩聲。

老夥計,真是深藏不露啊!

【李靖從軍30年,滅南梁,平內叛,北剿東突厥,西滅吐谷渾,並且無一敗績。】

【可以說大唐的萬里江山,有一半都是李靖打下來的。】

【但是難能可貴的是,他具有極為清醒的自我認知。】

【在拿下吐谷渾之後,為了避免功高蓋主,索性直接開始閉門謝客,甚至連自家親戚都不見。】

【就這樣,15年後,李靖以79歲的高齡自然去世。】

此時,彈幕彈出。

“就是因為他打仗太牛了跟神仙似的,所以隋唐演義把他剔除了讓他到封神榜託塔去了。”

“李靖沒有出名的戰役,贏得沒有故事性。這恰恰說明他的厲害。”

“李靖打仗很無聊,就兩個步驟:1發現敵人,2殲滅敵人。”

“一千年前打出了gps監控全地圖和現代通訊指揮的效果。”

李世民突然覺得有些可惜。

李靖是難得的忠心,且一生忠勇。

怎麼就怕功高震主而閉門謝客了呢?

大唐周邊那麼多有野心的小國家。

李靖十五年沒有徵戰,大唐得少多少疆土啊!

永樂年間。

朱棣發出了一聲感慨。

“別的將領都是以少勝多、逆風翻盤、絕境逢生,所以才名留青史。”

“而李靖呢,竟然是因為打仗太順利,而讓人忽略了他的戰功。”

朱瞻基則是小聲嘟囔了一句:

“就是因為李靖太厲害,所以他都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