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風霜、看透世態的落魄文人,他經歷了太多的人間冷暖。

曹府的興衰,彷彿就是小說中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

曹雪芹不禁長嘆一聲,喃喃道: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後人很是篤定的開口:

“若你沒讀到唐詩,那這本小說也不會存在。”

曹雪芹又是一笑,補充道:

“何止啊,唐詩是多少後世作品的源頭。”

“倘若沒有那五分之一的李白,我們耳熟能詳的諸多佳句都將不復存在。”

“說童年,講不了“青梅竹馬”,談感情,說不出“刻骨銘心”。”

“再看看天上月,杯中酒,黃河水,池邊柳,人間草木,山川河流多少詩裡的地點變得普通,多少熟知的意象化為烏有。”

唐朝之後的文人忍不住點頭。

曹先生這話說的真好!

唐詩可不止是文學作品的源頭,更是書畫藝術靈感的源泉。

而當他們讀到唐詩,更是會被其中的文字所打動。

當遇到挫折,他們不會一味消沉,而是會被“海壓竹枝低復舉,風吹山角晦還明”所激勵。

當陰雨久久不散,他們不怨天尤人,而是想起“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他們的每一種情緒,都能在唐詩中找到共鳴。

每一首唐詩,都不是空泛的美,裡面寄託著詩人的愛恨欲求、遺憾苦澀。

很難想象,若是沒有唐詩,多少人的喜怒哀樂,將無法隨著詩句傾瀉奔湧。

沒有唐詩,他們所理解的萬物,也將不再是他們以為的萬物。

後人只覺得有些遺憾。

“換句話說,那失去的五分之四的李白,很難想象,保留下來會是什麼樣子。”

曹雪芹又捋了一把鬍子,笑著說道:

“有一種未知,是人不知道自己失去過什麼。”

:()盤點短影片名場面,古人全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