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這個道理嗎?”

朱瞻基笑著解釋道:

“單純散播訊息就要爭奪一尊銅像,那韃靼和瓦剌恐怕會以為是謠言。”

“咱們把兩尊銅像直接送入他們可汗手中。”

“沒人能抗住“唯一的王”銅像的誘惑,正如同咱們歷朝歷代的皇帝都希望得到傳國玉璽一樣。”

楊士奇瞬間眼前一亮。

“自古草原部落信奉圖騰。”

“此計若成,兩族必因這兩尊銅像,想要爭奪唯一的王而陷入內鬥。”

“咱們則可坐收漁翁之利,待其勢弱之時,再行征伐,收復失地,豈不是水到渠成?”

朱棣聽後,沉吟片刻,終於露出一絲讚許的笑容:

“你這小子,倒是有些鬼點子。”

“不過,此計能否成功,還需看天意與人為之努力。”

“那便依你所言,試上一試!”

【第九次國運之戰,是華夏迎來新活力。】

【1992年,很多人開始糾結于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不少人陷入了迷茫之中。】

【在這一關鍵時刻,南巡講話給改革開放的事業定好了基調。】

【隨著思想的解放和政策的調整,華夏放開手腳,大搞市場經濟,我們的改革事業掙脫了最後一道束縛。】

【與此同時,漂亮國卻把華夏確定為對手,想把和平演變的戲碼在華夏再上演一遍。】

【然而,華夏經濟卻充滿活力,有著巨大潛力,吸引大量漂亮國資本到華夏投資,以及跟華夏進行貿易。】

【出於利益考慮,漂亮國改變了對華策略,加強了與華夏的經貿聯絡。】

【華夏為了更好地融入全球經濟體系,提升國際競爭力,積極申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於是,2001年,華夏終於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國。】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於華夏的崛起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因為我們實現了跟世界的無縫連線。】

:()盤點短影片名場面,古人全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