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8000石,自此琉球同時向中原和日本兩處進貢;康熙三十二年,薩摩藩更是割去了琉球的北方五島。”。吳思華在地圖上點了點,“自此以後琉球幾乎成了薩摩藩的禁臠,薩摩藩也因此將琉球與偽清的朝貢收入攬入囊中,再加上琉球和中原的海貿收入,薩摩藩一躍成為日本排的上號的強藩!”
薩摩藩在百年後的幕末時代能夠有足夠的資本成為倒幕運動主力進而成為維新政府的主事者之一,與此也不無關聯。吳思華又細細的說了一番薩摩藩如何壓榨琉球,凌辱尚家的事蹟,陳家洛聽完之後問道,“吳先生,若是以我紅花會的名義聯絡尚家,幫著他脫離薩摩藩的控制,尚家可否願意?”
“尚家求之不得!”,吳思華斬釘截鐵的答道。
“哦?我紅花會現在並未立國,中原大部依然在偽清手中,尚家為何願意?”,陳家洛略微有些驚訝!
“總舵主有所不知,琉球與福建多有來往,明時有閩人三十六姓在那霸港附近的浮島上建立了久米村,這些人被稱為久迷士族,多擔任琉球王府高官!這些人心懷故土,對琉球王影響巨大;而且琉球人在福州多有商館,屬下也曾去過幾次,我紅花會的威名早已傳至琉球國內!”,吳思華建議道,“總舵主若是有意琉球,屬下可以去走一遭!”
“不急,出兵事大,還需好好商議一番!”,光打聽琉球的情況了,薩摩藩的實力還不清楚呢,“如今薩摩藩實力如何?在吳先生看來,咱們若要幫著琉球收回北部五島,需要多少兵力船隻?”
“如今薩摩藩藩主為島津重豪,幼名善次郎。因為身材較為矮小,他也被稱之為‘高輪下馬將軍’。”,吳思華第一句話就差點把陳家洛逗樂了,“他年方十七,因為年幼故而藩政多出於其外祖父島津貴儔之手!這島津重豪年紀雖小,卻也有一番明主氣象,酷愛修習蘭學,精通荷蘭語和漢語!”
哎,可惜你生錯國家了啊,要是生在法國單憑你的身高也會有一番作為吧!陳家洛笑了笑繼續聽吳思華說下去,“這薩摩藩地處火山颱風常發之地,百姓生活艱難,再加上參覲交代和幫助幕府大興土木等造成藩財政的沉重負擔,所以薩摩藩的武備並不出色,和我紅花會更是沒法比!若要動手只需一艘三級戰列艦帶著一支分艦隊即可!”
“嗯,既然吳先生這麼說了,那就勞煩先生去琉球走一遭!試探下琉球王的想法!”,既然是軟柿子,那麼捏了也就捏了,海軍自從和西班牙大戰後都快閒出病了,剛好給他們一個實戰的機會,“我會讓蘇昌全安排戰艦護送吳先生過去,若是琉球肯斷了給偽清和薩摩藩的朝貢,並願意讓我們在琉球開礦、駐軍,我紅花會就幫他們出頭了!”(未完待續。。)
第三百五十二章 上國威風
“吳先生,前方那座島就是琉球王都首裡城之所在了!”,蘇昌全在旗艦的艦首為吳思華指著前方的島嶼,首裡城在沖繩島的南部,蘇昌全帶著船隊繞島一週,不斷地在他看中的位置上放下小船進行水文測量,陪侍在一旁的琉球使者眼觀鼻、鼻觀心,就當做沒看到。
“梁大夫,蘇將軍也是為了貴國著想!”,吳思華好言安撫道,眼前這位梁姓官員名寬,是閩人三十六姓的後人,在琉球官居紫金大夫,在收到在福州的琉球商人送來的訊息後,被薩摩藩折磨的苦不堪言的琉球王室立刻派他前來接洽紅花會。
“吳先生說得對,在陸上為將不可不知地理,在海上為將不可不知水文!”,蘇昌全臨來之時已經得了指示,不要嚇到琉球人,於是解釋道,“如若那薩摩藩的倭寇不識好歹,貴國怕是無力獨自應對,不過樑大夫不用擔心,到時候我們留一支艦隊在這裡,定能護得琉球平安!”,和米國人一樣,蘇昌全也看上這塊地盤了!
“琉球地少民貧,恐怕無力供應上國天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