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來自萊茵河的一個小國,並非純正的普魯士人出身,這對於習慣於自傲的容克貴族們而言,則是一種極大的侮辱,尤其是施泰因時常慫恿年輕的國王陛下銳意改革國內政治經濟,不僅大量釋放土地上的農奴,還不斷解除國內關稅壁壘等等措施,甚至盛情邀請其他非普魯士出身的人士出任王國高層官職,這些都極大的損害了保守貴族們的固有利益。
要不是施泰因首相是現任弗里德里希三世陛下最尊敬的導師,容克貴族們早就團結起來公開反對外來首相,現在,有了一個令自己出人頭地的大好機會,能將所有功勞施加在自己頭上,何樂而不為之?一想到這裡,福斯特毫無猶豫的拋棄了自己的最後一絲理智,開始與西班牙人秘密討論陰謀交易的細節實質。
……
第四集 地中海,我的海!第71章 奇俠佐羅(上)
荷蘭戰事總算是按照安德魯預先設定的結果而完美收場,法國如願以償的得到了比利時王國以及這個王國的巨大財富,來自東北邊境的戰爭威脅則透過一場卑鄙的幕後交易解除,與此同時,20多萬德意志聯軍重新退回到萊茵河東岸,在普魯士軍隊的槍炮扶植下,弗里德里希三世陛下的遠親,那位布倫克伯爵同樣登上荷蘭國王的寶座,這是一場強國之間皆大歡喜的結局,卻是弱國們的不幸。
不幸的人還有那位可憐的維達侯爵,他尚未做完荷蘭國王繼承者的美夢,居然又在一夜之間徹底破滅,作為一個廢棄了的棋子,唯一的命運便是再度被流放,不過這次,沒等維達侯爵走出荷蘭國門幾步,就被緊跟上來的軍情局特工秘密除掉,殺他的緣由卻是侯爵大人說了太多不該說的牢騷話。
作為馬賽的獨裁者,荷蘭戰爭的勝利似乎並沒有給安德魯帶來任何實際利益,從表面上,安德魯出錢出兵為敵對的巴黎政權獲得了一個新的地盤,解除了即將抵達國門的戰爭威脅,但到頭來自己卻是一無所獲,而事實上,安德魯則是戰爭利益的最大受益者,他為自己再度贏得法國民心創造了有利條件,至少在巴黎,沒有一個市民去懷疑安德魯對法蘭西共和國的忠誠,普通士兵們依然相信神奇山嶽將軍的存在,而處於中立立場的將領與政客們對安德魯的做法青睞有加,甚至連一貫鄙夷馬賽獨裁者為人的共和派份子,也適時的放緩了對安德魯根深蒂固的敵意。
於是,巴黎的各大報刊上頭一次鋪天蓋地的渲染著對這位“共和國戰神”的阿諛之詞,讓人難以相信的是,一月前所有媒體的報道,卻是呈現對馬賽獨裁者一邊倒的惡意攻擊,當回到巴黎的卡爾諾執政官坐在自己的辦公室裡,聽著外面眾人對安德魯發出的陣陣喝彩聲時,他不禁的感嘆道:“這個混蛋安德魯,居然用區區2萬人就征服了整個巴黎。”
只是在陸軍部長自言自語的同時,卡爾諾也在回憶安德魯最後與自己交談時的最後一句話,“……未來的巴黎政權在進行一場不流血的更迭之際,希望執政官和您的部下,能夠保持某種程度上的中立,僅此而已……相信您在權衡利弊之後,會考慮清楚的,即使是最後不同意,也沒有什麼關係,我依然會以德報怨,繼續幫助懦貝爾元帥完成荷蘭戰爭,嗯,還有抵禦普魯士王國的軍隊!”
對於安德魯的承諾,卡爾諾當初還是將信將疑,並沒有產生太多的指望,但最後發生的事實卻真實的告訴他本人,這位桀驁不馴的年輕元帥的確照做了,而且做的相當好,不過接下來的,則是卡爾諾執政官必須履行自己先前的承諾,即放棄與巴o拉斯集團的同盟,在未來巴黎與馬賽之間,一場不流血的權力爭奪中,與雙方保持一定距離的中立。
“或許,讓安德魯重回巴黎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雖然他的野心太大,但卻有能力,有實力,且充滿自信與活力,至少能為全法國的人創造一個合理的就業機會!”卡爾諾如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