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是幫了安祿山一個大忙了。”
看著微微出來了一點陽光的天空,李佐國完全忘了鄭春雲的話,很沒有形象的大大的伸了一個懶腰,就像一隻才睡醒的猛虎伸展開了雄壯的軀體。(未完待續。)
第二十九章 烏蘭會戰(上下)
李光弼騎在馬上,一身鎧甲發出精光,頭盔上的盔櫻在風中微微顫動,他的戰馬立在一個小山包上,身邊有一百名左右的親兵護衛,在他身後的脅迫後面是黑壓壓一片的騎兵,將身後的這片山坡全部覆蓋了,看上去怕不是有幾萬騎兵,這些騎兵在馬邊上靜靜的戰力,馬匹也是訓練有素的戰馬,基本上沒有亂動亂叫的,都安安靜靜的隨著主人立定。
遠處塵土揚起,一騎遠遠的飛馳過來,到了小山之下也不停留,直接縱馬上了小山,在李光弼面前下馬跪拜稟報道:“稟報節度使,烏蘭並無敵人來攻,一片平靜,我們前出的偵騎已經放出去一百里都沒有對方大軍的蹤跡,最遠的到了兩百里才遇到安西騎兵,兩組二十個兄弟死了十四個,只回來了六個。”
李光弼沉聲說道:“知道了,再探,有訊息馬上回報。”
“遵令!”那騎兵撥轉馬頭去了,很快身影就消失在遠處,在十五里以外就是烏蘭這個不大的小城,現在加上原來的烏蘭守軍有一萬三千唐軍和三萬民夫正在修城築營,這時一個明顯的肥肉,也是吸引李佐國前來的一個誘餌,要是城防弄好了,李佐國想要攻下來那是非得損失慘重不可,李佐國要是以為烏蘭空虛,可以先奪下烏蘭,那麼烏蘭城中的唐軍和民壯就會依靠城防拖住李佐國的大軍,就算是李佐國十萬大軍來攻也可以拖住十日以上,李光弼的騎兵部隊就能夠馬上攻擊李佐國的大軍。
正在和烏蘭守軍激戰的安西軍必然不會抵擋住兩鎮節度集中在一起的五萬鐵騎的進攻。那麼此戰就能一戰定勝負,這是陽謀,李佐國不攻就準備接受進攻一個牢固的烏蘭城的損耗。進攻則會在兵力受牽制的情況下被李光弼的騎兵偷襲,這似乎是一個無解的計策。
但是李光弼的大軍已經在這裡等待了十天了,這十天雖說並未下雪,天氣也不是很惡劣,但是早春的天氣夜晚也不好過,而李佐國根本沒有理會烏蘭的築城的行動,大軍一直沒有從涼州行動。
李光弼看著天色漸晚。揮揮手說道:“回營吧,李佐國今天看來又不會有行動了。”坡後的騎兵在一聲令下之後紛紛上馬,五萬騎兵分成兩路聲勢驚人的退回去十里。那裡有一個臨時的營地。
就在李光弼的騎兵離開不久,距離這邊約十里的幾棵矮樹邊上的兩叢灌木突然動了起來,仔細一看才知道是兩個身上插滿了樹枝的人,這兩人身上插的樹枝十分巧妙。只要人爬在地上不動。那麼不管從那個方向去看都是兩株生長得比較旺盛的灌木罷了。
這兩人慢慢的退後,一直退出去約有兩百米的樣子,轉過了一個小山包,小山包後面不遠是一條小河,水極清,也不深,看上去沒有任何異狀,兩人站起了身。站在前面的漢子身材不高,抖落了身上橫七茬八的樹枝和葉子。渾身的肌肉彷彿要透過身上的布衣跳將出來,顯得非常的剽悍,身後的一個漢子則要高一些,年紀不大,臉上也是一臉精悍,當先的那漢子正是萬海,自從傷愈之後萬海還是屬於銀營,但是明面上的身份卻成了李佐國直屬疏勒軍的斥候校尉。
這次偵查任務由萬海親自出馬,也從一個方面證實了李佐國並未對郭子儀和李光弼這兩位大唐名將掉以輕心,萬海兩人往前走了幾步,身影突然消失了,原來是在這個山坡後面挖了一個比較長的坑道,坑道出入的口子覆蓋了一些野草,是就著地上的一個裂口擴充套件挖出的,裡面還有五名斥候在,門口放哨的一個,外面還有一個暗哨,因為早就看見是萬海兩人回來了,所以裡面的五人也沒有什麼反應,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