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不能,心中這個氣啊。只聽蘇軾在外面嘮叨:“唐太宗李世民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希望萬歲能以史為鏡,我大宋江山才能千秋萬載。”當蘇軾說到這句時,哲宗只好從劉宮女羊脂白玉般的身上下來,用涼水洗了一下臉,冷靜了一下,邊係扣子邊走了出來。
“蘇大人,你以前吩咐的功課朕還在自學,一次教這麼多,不怕累壞了朕的龍體嗎?”
“聖上英明,自然能舉一反三。”蘇軾見哲宗走出,慌忙站起來,恭退到臺階之下,心中卻說,這男女床弟之事,最為損精耗神,你怎麼不怕累壞身子呢。
哲宗看看蘇軾懷中的《資治通鑑》,說:“想必蘇愛卿此來是為了懷中之物吧。”
蘇軾本來還想勸戒哲宗上朝理政一事,又一想,皇上之所以不肯上朝,與太后專政有關,也不能全怪他,想到這,便說:“正是。”
“既然這樣,你把它留下,跪安了吧。”
“是。”
蘇軾不敢違背旨意,只好放下《資治通鑑》,跪拜而歸。蘇軾在前面走,李憲跟在後面,假意笑道:“蘇大人慢走,蘇大人小心。”
蘇軾回頭瞥了他一眼,使冷冷一笑,道:“不勞公公關心,老夫雖然年邁,卻不是個無能之人。”
李憲惱羞成怒,古代的太監,大多最怕的就是“無能”或“無用”等字眼。
等蘇軾走遠,李憲走到哲宗身邊,低聲說:“萬歲,這老東西自恃文采出眾,在您面前也擺大架子,奴才擔心您的聖威啊。”
哲宗被蘇軾衝了好事,心中自然有氣,道:“這老小子,太可氣了。”
李憲趁機道:“萬歲,奴才聽說蘇軾在外面說起皇室來,從來是先太后,后皇上,他的意思還不明擺著嗎,這老小子反對王相的變法,與司馬光一干人關係很鐵,剛才他來時,連正眼也不看奴才一眼,俗話說,打狗還得看主人,他是欺萬歲年少呢。”
哲宗一聽,氣便衝肚子裡衝到了腦門上,趁高太后患病中,於是下旨,把蘇軾調離了京城,貶到穎州去了。
第二年,高太后得知了此事,才把蘇軾調了回來,並任其為兵部尚書,兩個月後,蘇軾又任了禮部尚書。
蘇軾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給後世文壇豎了一塊豐碑,但他並不是一個成功的政治家。
第02章:哲宗親政
元祐八年(1093年),支援舊派的高太后逝世了,哲宗終於破繭而出,掙脫了束縛,在金鑾大殿的龍椅上,有了發號施令的絕對權威。
哲宗一掌權,就開始收拾蘇軾等一干舊派大臣。死的剝去封號,活著的貶出京城。於是,文彥博、劉摯、劉安世等被貶出朝,而以章惇為首的新派成為朝廷重臣,倍受寵愛。哲宗念及蘇軾曾是他的侍讀,所以,一開始並沒有動他。但是,蘇軾身在高位,卻不容於新派。新派一干黨羽,自然恨之入骨,於是聯名彈劾。不久,蘇軾被貶去了英州,接著又去了惠州。英州和惠州都在今廣東境內,路途遙遠,蘇軾年近六旬,一路顛簸,再加上身體原本虛弱,哪裡承受得住。幸好他心懷坦蕩,性格豁達,所以,瀟灑時還能做幾首詩詞。這話傳到京城,章惇等人自然惱急,那意思,小樣的,我不信折騰不死你。於是繼續往哲宗耳朵裡吹風,哲宗對蘇軾本無好感,於是大手一揮,說道,貶,繼續貶。
廣州已算邊陲,還往哪裡貶?章惇等新派黨羽一商量,對了,去儋州。把蘇軾老小子貶到儋州去。儋州就是現在的海南島,當時人煙稀少,算得上是天外天了。不過,讓章惇等人想不到的是,蘇軾在儋州效仿陶淵明,居然過起世外桃源般的日子來,雖然吃穿簡樸,倒也自得其樂。
哲宗被壓抑了這幾年,總算長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