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是完全合法。不只是如此,這些會門,利用各種關係滲透,在南方各省,都有各自的地盤,比如在諒山實力最雄厚的同心會他,他們的主要的地盤就是廣西,這廣西一帶,各府各縣都有他們的樁子,這些樁子,或是富戶,或是一些讀書人,同心會負責向他們輸送錢財,而他們的任務,就是結交官府,上到知府、知縣,下到典吏、書辦、還有水路巡檢,乃至於關卡的守備,都是他們結交的目標,每年大筆大筆的銀子送到這些人手裡,不只如此,一些‘無良’的讀書人也被收買,至於府縣裡的差役,那更是早就和兄弟們勾肩搭背,稱兄道弟了。
正因為他們所提供的方便,所以才有源源不斷的人口進入諒山,而如今,顯然就不必再偷偷摸摸了。
士紳和地主老爺們自然不斷告誡佃戶尤其是那些收容的逃戶,說是朝廷讓你們投案,便是好教你們自投羅網,一旦你們去了,怕是要被割掉腦袋,而另一方面,會門那兒透過各種關係也在不斷宣講,說到這去暹羅的好處,什麼將來有了戶籍,不必擔心受怕,什麼到時官府還發放農具,讓他們自己耕種土地。
雙方的輿論,在各省像是瘋了一般的流傳,為了爭奪話語權,誰也不是省油的燈,一些會門的會徒,索性直接去暗中接觸那些逃戶,或是威脅或是利誘,想盡了任何的辦法。
士紳那兒,也是火了,大肆組織一些護院,四處驅逐附近的外鄉人。
可是一旦開了口子,哪裡阻的住,那些逃戶,生活本就悽慘,又受了總總誘惑,紛紛自行去官府報備,官府那兒,一方面是吃了好處,不好刁難,另一方面,聖旨裡說的很清楚,一旦對告發,便是吃不了兜著走,哪裡有膽子敢欺上瞞下。
此後這些人自然安然無恙,旋即便被解送去暹羅,沿途上,也有人照拂,除了官府發放一些口糧,便是會門,也會盡量提供一些幫助,因為到了涼山,涼山那兒,便有賞錢,都是按人頭給的。
如此一來,其他人就都心動了,逃戶紛紛報備不說,即便不是逃戶的,也覺得日子艱難,有的索性和那會門的人勾搭一起,先是逃了,再假裝自己是逃戶,到其他地方的官府報備。
這逃戶越來越多,不查不知道,一查,卻也算是震動朝野,人口竟是高達數百萬至多,就這,說不定還是冰山一角,天知道真正的數字有多少。
可是對於另一邊,也就是士紳們來說,這一次的損失,可謂是慘重,逃戶對於來說,等同於奴隸,因為有他們的庇護,才能免受逃戶受到官府追究,可是現如今,這些奴隸紛紛搖身一變,成了暹羅的農戶,這就使得他們種地的成本,又在無形中大大提升了一大截。
…………………………………………………………………………………………………………………………
第二章送到,求月票。(未完待續……)
第六百九十九章:爆炸式的發展
轉眼已到了歲末,可是地方上,已經開始不靖起來。
若說在此之前,士紳們對於諒山財閥和陳學的危害的認知,或許還只是懵懂,只是覺得,那些不過是一群跳樑小醜,不過是癬疥之患而已。
又或者說,他們對於這些新興的階層認識並不深刻,可是等到現在,他們終於意識到了什麼。
這種意識,完全出自於深刻的教訓,財閥崛起的過程,某種意義來說,就是挖地主牆角的程序,財閥自然是貪婪無比,永遠都慾壑難填,當他們壯大一分,便會得隴望蜀,永遠不知滿足。
這當然,也並非是說這些財閥本性如此,只是商貿的運作,大抵便是如此,當新興行業出現,就有了市場的需求,市場需求是絲綢一百匹,自然而然,就會有無數的商賈投身其中,建造作坊,生產絲綢,以滿足這一百匹的需求,可是絲綢商賈是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