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一樣的人物。
辛格和蘇爾呢,本來是跑得離議事堂遠遠的,但在聽到一聲接一聲的慘叫聲後,又忍不住好奇跑了回來看個究竟,這一看,只把這兩人給驚得個目瞪口呆,張著個大嘴半天都沒有合上。同時心裡暗暗慶幸第一次和小菊相碰時沒有得罪過她。後來在警署的時候也一直是放低姿態交好。華夏的武功簡直是太神奇太可怕了!這兩人同時在心裡暗暗警醒自已。以後碰到會武功的華人,都要交好,不能結仇!
等小菊停下來的時候,她的四周五米外的地方人疊人的堆滿了斷胳膊斷腿的人。小菊兩眼掃視了一圈。微微一笑,正想開口時,耳邊卻傳來一陣‘拍拍拍’的鼓掌聲及叫“好”聲。小菊朝聲音的來源處一看,卻原來是一直坐在議事堂臺上安靜的任由幫眾在眼前橫飛慘叫的金老大此時站了起身,掌聲和叫好聲都是他發出來了。
“西信堂的人還真是名不虛傳啊!這麼多人欺負我一個小女子!”小菊似笑非笑的看著這個西信堂的實權人物。對於這個人,警署的線報訊息也算是比較齊全。
金老大本名叫金慶生,出生於湖南衡山的一個地主家庭,當年抗戰結束後,紅色政權帶領各個村的農民搞土改。他家裡的地都被收走分給了那些幫他家種田的長工,錢財和牛羊也被搜的搜走,拖的拖走分掉了。
本著財去人平安的想法,他的父母倒也不是很在意那些被分掉的土地和牛羊,但隨著土地革命的進一步深入。地主命運悲慘的故事不斷從北方傳來,恐慌開始籠罩在這個南方的家庭。於是在一個漆黑無人注意的夜晚,他隨著家人逃離世代生長的地方,輾轉來到香港避難。而這段經歷,也讓他的命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由一個地主家吃穿不愁的富貴少爺變成了在香港社會最底層掙扎成長的少年。
少年金慶生在新界的貧民區入學,他的父親期冀他有朝一日成為社會精英。
初中三年級,在親戚資助下,他轉到英文學校——在這塊殖民地,一口流利的英語是擠進上層社會必須的門票。
但在那所學校,從第一天啞巴式的自我介紹開始,他就感到強烈的失落。因為幾乎聽不懂課,自然也不敢開口講話,整個人在班上和學校就像透明人,既無人嘲笑也無人問津。於是他開始用打架的方式喚起他人注意。但這種方式卻只招來同學和老師另類的眼光和更深的無視及厭惡。
很快,經濟爆炸中的香港向他展開另一面——暴利洶湧,秩序卻尚未健全,那是黑幫廝殺爭奪的叢林。熠熠生輝的江湖故事更是撩撥得金慶生熱血沸騰。
於是他蓄起長髮,跟了一個大佬入了西信堂。經過四五年的爭鬥,他終於從一個最初的小弟成為了西信堂的堂主。也曾收手過,在他十七歲有了第一個小孩的時候,他斷斷續續打起工來,撿保齡球,進塑膠廠、製衣廠,最終升到了師傅的職位。然而大師傅間也有勾心鬥角,他所在的派系長年受壓制,上升路途渺茫。
在一個晚上,10號颱風刮過香港。上完夜班,金慶生站在高處望向公園,萬物淒涼,感覺前途一片黑暗。苦思一夜後,遂重出江湖。同時成為幫派‘大哥’成了他唯一的信念,而他也的確做到了。但為此也付出了不菲的代價。
此時的金慶生聽了小菊那話,只覺得哭笑不得,隨手就傷了他幾十號人的女子,也是弱女子的話,那他們這些大男人只能撞牆自殺了,傳出去哪有什麼顏面再混江湖?
〖
正文 第四百章香港求生(四十五)
小菊看著這個也算是有著傳奇故事的金信堂老大,緩緩的從大門的位置朝議事堂裡面走,所過之處凡是能動的西信堂幫眾都臉帶畏意的自動往旁避讓。小菊走到離金老大所在的位置大約二三米處的時候就停住了腳步,也沒把身上的佩槍拔出來,而是把玩著手裡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