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尚書王簡,所有人登時把注意力放在王簡身上。

朝臣都覺得,現在的王簡一定跟劉愈走的很近,而劉愈之前便得到今天有人要設法營救蘇家皇親國戚的事,現在問王簡,一定是跟王簡打過招呼,授意過他怎麼說。別人都想從王簡的回答中,明白劉愈大致的態度,來揣摩一下這件事到底出路如何,再回話。

可事實就是,現在的王簡也是騎虎難下,因為劉愈回到長安城後只是跟他見了一面,連話都沒說上一句,更不要說授意。現在劉愈問他的意思,是真的在問他意思,而不是借他的口來說劉愈的意思。

“臣以為……”王簡心下犯難,要說處理案子的事,該定什麼罪,或者是套供逼供,他都很有一套,就是應付跟皇帝的關係,他也很得心應手,唯獨今天劉愈卻給他出了個大難題。

王簡也很聰明,別人不是想知道我的意思,來理解臨王的意思嗎?那我就表現的很為難,讓你們知道,這事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別拿我的態度當你們找出路的藉口。

說了三個字,王簡不再往下說。等於是告訴在觀察他的人,我也犯難。

劉愈問道:“王尚書,你想什麼便說什麼。”

王簡點頭道:“臣以為大赦之事,可從長計議,該何時大赦,該如何大赦,都不應操之過急……”

劉愈聽完不由眉頭緊皺,好一句從長計議。說了等於沒說,王簡倒是一退六二五,不想當這出頭鳥,話說的也很婉轉,其實細究起來,王簡話說的沒錯。大赦,的確不該操之過急,這個不研究也要研究,他只是把一個既定的事實說出來,而沒有參雜任何個人意見。

王簡話說完,其他大臣便感覺這風向有些不太對。他們能感覺出,王簡完全是在敷衍,若這也是劉愈的態度。那劉愈大可一句話否決便可。為何還要問王虎的意思?就是借王虎的口。來告訴天下人,大赦的事要“從長計議”?

“大理寺。”劉愈喝了一聲,“說說看法。”

劉愈話音落,大理寺卿吳臨帶著幾分為難的神色走上前來。這明擺著的,大赦涉及到司法,而順朝的司法,以三司為準,及大理寺、都察院和刑部。雖說三司各司其責,但說到底都是為司法辦事。

吳臨走上來,恭敬行禮道:“回陛下、臨王殿下,臣以為,大赦之事,當……從長計議。”

吳臨算是一個“合格”的大理寺卿,首先主管刑獄的長官,他不適合去拉幫結派,因而政治鬥爭中,也很少會有大理寺卿這樣的角色。因為他不掌權不掌兵,所掌的便是一個衙門。衙門之外不需要他去多過問。

可在政治鬥爭結束之後,大理寺卿便要拋頭露面,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幾次查抄犯事官員的府邸,或者是逆臣的府邸,都有大理寺卿的身影。

劉愈沒有見怪,吳臨不想在政治上站邊,也是他明哲保身的意思。在這點上,劉愈也不能逼著大臣去拉幫結派。

“說了等於沒說,你們兩位可是我大順朝執掌刑獄之官,怎麼連對大赦都沒什麼看法?你們回去參詳一下,就算是現在沒什麼想法,朝議之後也要有,今天入夜前到雅前殿再奏。”

劉愈說了一句,吳臨和王簡躬身領命。劉愈等於是把這件事從公開議,放到私下議,這顯然是劉愈不同意大赦的舉動。不過朝官還是不能確定,既然劉愈不同意,這事根本就不用提,劉愈這麼做有些多此一舉的意思。

“都察院,都察院可在?”劉愈訓斥完王簡和吳臨,突然又喝了一聲。

“臣……臣在。”一個聲音從人後響起,然後都察院都御史白榆走上前來,行禮請安。

“白都御史,你說說,大赦之事是否可行?本王可不想再聽什麼從長計議。”劉愈看著白榆的模樣,有些陰冷。

跟吳臨和王簡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