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愈說完,幾個達求紛紛驚呼,現在是苗人要合併他們,能由著他們選擇誰來當“酋長”?

“付當家的,若是大……達求不由苗人來擔當,誰有本事來擔當?苗人勢大,我們有選擇的權力嗎?”一個達求問劉愈道。

“如果是你們越人,定然是沒選擇的權力,因為你們越人相比於苗人來說,就好像一粒米跟一碗米飯的區別。但若是把你們越人,還有安族人、佤族人等等那些部族全都加起來,到底是你們人多,還是苗人多?”

達求們一個個先是一愣,大致又好像是聽明白了劉愈的意思。劉愈是讓他們先跟其他即將被合併的民族來商討,然後聯合起來跟苗人提條件。

幾個達求都在想著,禾盧首先對劉愈一笑道:“苗人雖然勢大,但周邊的幾個部族加起來,人數自然比苗人多。”

劉愈點點頭,但心中也有些不以為然,在這次大遷徙中,越人可說是損失慘重,整個越族,人口從近十萬人縮減到只剩下萬八千人,還以老弱婦孺居多,以這樣的資本別說跟苗人談條件,就是跟其他那些小民族談,他們也處於下風。

但劉愈也很清楚,在外交方面,不一定是勢力大的一定有發言權。通常發起者的發言權也很重要。只要整合其他民族來跟苗人談條件的事是有越人來主導。那越人就可以在這次的外交當中佔據很主動的地位。就是最後把“大酋長”的位置搶回來也說不準。

劉愈總結道:“為今之計,是趕緊聯絡其他部族。”

與會的幾個達求又有些為難,禾盧把難事也提了出來:“幾日後便是苗人的相約之期,現在聯絡……怕是來不及。”

劉愈冷冷一笑道:“我們不一定是要先聯絡,再去赴苗人之約,我們可以一邊赴約,一邊聯絡。到了苗地,再聯絡那些部族。不是更方便?”

其他的幾個達求想想,劉愈的確說的很有道理,本來幾個部族的聚居點相聚很遠,在此戰亂的時候,聯絡起來很不方便,一來一回可能就需要一個月以上。但現在不用跑腿了,直接一起到苗人的地界去,幾個部族有份量的人聚集在一起,只需要暗中聯絡一下,在大集會的時候共同進退便可。

“付當家的言之有理。此事,就由付當家的來主導當如何?”禾盧適時提出讓劉愈來負責此事的想法。

其他的達求臉上露出幾分不願意的臉色。其實在越族內部,一個個達求也是各安鬼胎,心在越族內部就已經是南疆“大民族”的翻版寫照,雖然這裡的人都被稱為越人,但在內部也分的很清楚,光是白越就有三支,而且是互不隸屬的那種。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個達求也必定是誰都不服誰,因為他們背後都還有殘部的力量作為支援。現在推舉劉愈這樣一個外人,還是越族人的恩人來做主持,的確很合適,如果最後事成,他們再倒打一耙將劉愈這個“外人”給推開,最後的得益者還是越人自己。

想到這裡,老奸巨猾的達求們也就不再有爭議,劉愈也順利成為越人的代表,負責跟其他少數民族聯絡的重任。而劉愈暫時也成為越族的總達求,除了各色越寨內部的事務不能涉及,但凡涉及到越人大事時,都能作出一些“指導意見”。

劉愈對會議的結果還算滿意,會議結束之後便馬上回去準備。他要提前作出計劃,務求要做到心中有數,進路和退路,劉愈也都要規劃好,若是最後越人不能倖免,必須要跟苗人合族,他也要作出準備隨時開溜。

劉愈也清楚,如果這次的外交行動不能成功,那也只能付諸於武力。雖然朝廷沒有銀子來打這場仗,可能會讓這場仗拖下去,但他不管怎麼說也會把南疆徹底踏平。在一個沒有外患,境內一片安靜詳和的穩定王朝中,要積蓄這樣一股力量用不了幾年時間,只要是他劉愈有心有力,南疆不愁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