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急了,這次派閔少頃率兵出征雖然是“眾望所歸”,但他也知道那些人擁立閔少頃為帥不過是想削弱劉愈在軍中的影響力,不容有失的一戰。本來準備也充分,戰事剛開始也一切有條不紊,誰知道一夜之間戰局立轉。

現在糾結的問題是救與不救。想打贏這場仗,看來已經不太可能了。

閔少頃孤軍在金堯城,兵馬也不多,兩萬餘,現在整個大順朝軍隊折損也不止這個數,若朝廷不救,那閔少頃的兩萬中軍早晚要耗到彈盡糧絕全軍覆沒,大軍出征中軍全軍覆沒,以後順朝邊境士兵計程車氣很難再提起來。但若去救,就要死更多人,還不見得能救下來,對士氣的影響或許更大。

兩**力的對比,往往影響到之後幾十年邊關的形勢。作為皇帝,蘇彥缺乏一錘定音的勇氣,他害怕自己選擇錯誤遺禍大順朝的國運。

“中軍在外,必須要救。”劉愈下定論道,“關鍵是誰去救!”

國難當頭,所有人都拋開了成見,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劉愈身上。那意思很明顯,這差事除了你沒別人了。

“咳咳!”劉愈咳嗽兩聲,道,“若說運籌帷幄,本人不才,還有點能力。至於衝鋒陷陣……”

“少武將軍?”

袁博朗這一出口,馬上所有人都想到那個第一個鑽上城頭的霍小將軍。當元帥他沒資格,當先鋒沒人比他更二虎,比他更合適。

可惜霍病在加封為少武將軍之後就被塞進了“講武堂”。正受著孔孟之道的薰陶。準備研究各家兵法所長。

當先鋒救人的定下。主帥也要定,雖然現在閔少頃是正帥,但現在正帥在外,後方也必須有人撐起大局,這人也非劉愈莫屬。蘇彥拉著劉愈的手道:“師傅,全靠你了!”

這意思很明顯,現在邊軍就交在劉愈的手上,原本閔少頃和袁博朗兩派都不願意看到的事情。現在迫不得已必須發生。劉愈接管邊軍,等於天下間最後一處的軍權,也落在他手上。

袁博朗見事情無法挽回,問劉愈道:“武義侯,這次你準備率多少兵馬去北方?”

劉愈想都沒想,道:“四千新軍。”

劉愈的要求不高,而現在長安城周圍也的確無其他兵可調,如果將戍衛部隊調走,長安城空虛,而現在諸家藩王又蠢蠢欲動。實在不是明智之舉。劉愈要帶四千新軍,也就是他曾經南下江右的六路游擊隊的加強版。對劉愈來說已經足夠。

“那朕這就下聖旨,讓師傅帶兵出征。”

劉愈說著就要讓人準備紙筆,劉愈道:“不急,臣還要點幾名將領。”

別人以為,劉愈這次肯定要帶齊方張無諸那些他手底下的精兵猛將,誰知劉愈開口便要隋乂和李糜。袁博朗蹙眉道:“武義侯為何要帶此二人上戰場?他們可並無實戰經驗!”

雖然李糜現在執掌東水大營,畢竟只是一名戍衛的將軍,屬於紙上談兵那種,劉愈不帶齊方張無諸,非要帶倆沒上過戰場的,這讓袁博朗以及其他人都很不理解。

但劉愈卻想的很明白,現在齊方和張無諸這兩員治軍的大將絕對不能離開長安城,這一方面關係到他在長安城勢力的穩固,另一方面,南邊還有其他藩王的威脅。李糜和隋乂雖然實戰經驗僅限於葵水那一次的戰役,但只要他們對劉愈信任,可以推心置腹,並且聽他的命令,這對劉愈來說就已經足夠。

“皇上認為如何?”劉愈最後請示蘇彥。

這時的蘇彥哪還有主意,劉愈說什麼就是什麼,再說隋乂和李糜在長安城也不是缺之不可的人物,點頭答應道:“師傅要帶什麼人,儘管說便是。”

這次劉愈沒有準備讓徐軒築也上戰場,身為大順朝女軍將領,這次對抗的是突厥,風餐露宿還是其次,在北方千里無人煙的地方,的確不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