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在大順朝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這主要因為藍景跟藍和的關係,這次藍景為兵部尚書也是右相袁博朗一力推薦的。

左相和右相意見達成一致,在六部中。也就很少有人能提出反對意見。閔少頃也沒敢多提。

在文官方面。閔少頃和馬峰居了首功。令朝中非議之聲不絕,二人晉為六臺衙門幹事,也就等於是進了內閣。而在其他人員上,負責大後方長安城事務的隋乂從正三品京兆府尹變成從一品京兆府尹,官職沒變,只是官階漲了,這令他似乎不太滿意。按照隋乂的想法,這次立下這麼大的功勞。怎麼也會將他調個某部的尚書乾乾。

這次賞賜有功人員,基本秉承的就是有獎無罰的原則,無過便是功,如此一來整個長安城的官場都好像喜氣洋洋的,連同那些之前攙和鬧事的皇子,在爵祿上也有增加,尤其是信竹君蘇碧,她的封地增加了一倍,再加上柴錦的三千戶食邑,足以建立一個國中國。但她似乎也沒打算請旨就藩。到自己的藩地當個土皇帝。

第三道聖旨,開科取仕。

因為在之前朝廷已經下旨召藩王和藩主入京。這一年的除暖花開的情況跟前一年十分相似,只是更換了天子,天下也經過半年的動盪之後平定了下來。學子們也沒想到這麼快又有機會進入京城參加考試,而這次的開科,是為新皇選拔人才,在錄取進士的名額上有顯著增加,所有的學子都明白這是何等的好機會。

但實際上,這次考試的報名情況卻不如往常的科舉,因為天下動盪,很多學子都流離失所,而這次考試又限制了淮地的考生,使得這次的考生規模有大幅度銳減,儘管如此,進京的考生仍有七八千人。

在此時,劉愈突然辭去六臺衙門的差事,突然間好像要遠離朝局,只是掛著前鋒將軍和上將軍,以及武義侯的名銜,賦閒在家。大多數的朝議他也無須參加,只是在商貿司的事情上,他還會偶爾呈遞奏本。

商貿司在這次的平叛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組織長安城周圍的商戶募捐軍資,運送軍需,近乎都是韓升和隋妤兩個人協商辦理,因為韓升已經明擺著要辭官回鄉,隋妤又是女子,因而在這次平叛結束後,兩位有功人員沒有受到封賞。但在商貿司的特權上,進一步得到鞏固。

商貿司可以跳開工部和六臺衙門,直接釐定商稅,並直接呈遞給皇帝御覽,如此一來,商貿司連袁博朗都不能過問,而朝中大臣中唯一能對商貿司起牽制作用的是商貿司經理衙門的少卿,這個職位目前由柴錦來擔當,但在幹了兩天之後,柴錦發現他腦子不夠用,於是新皇下旨此差事暫時由劉愈兼領。

自從劉愈兼任了商貿司經理衙門少卿,其他的事劉愈也就很少過問,進而他跟隋妤走的也有些近,隋妤近乎每天都會到前鋒將軍府來,或為公事跟劉愈商議,或為私事與徐軒築商議,好像一家人一般。

軍部的事都有各衙門的人自行負責,只是遇到大事不決,還是會由他牽頭,舉行兵部和軍方將領的朝議,由新皇主持商議大事。劉愈對軍權的放鬆,令其他的文武大臣也漸漸感覺到放心,但這也並非是徹底的放心,他們想一次將劉愈的軍權剝奪乾淨,省著他干涉朝局中的大小事務。

“北方的突厥人好像有所動作。”袁博朗經常在劉愈耳邊吹風。

繼而閔少頃也提及了北方的邊患問題:“何將軍似乎並不足以調令三軍。”

這讓劉愈意識到,朝中的文官不但對他有忌憚,對領兵在外的何茂,他們也擔心會叛亂。何茂是先皇的女婿,當今皇帝的姐夫,照理說這樣一個尷尬的身份不會謀反,但最關鍵的一條,何茂現在屬於無家可歸,妻子死了,沒有兒女,三十多歲還是獨身一人,這樣的人帶兵難免會讓那些文官擔心會出岔子。

“皇上會不會派夫君去接手邊軍?”徐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