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效命,不辜負劉將軍的栽培之恩。”(未完待續。。)

第一百四十四章 太子之爭及謀朝篡位二三事(上)

七月二十八,雷電交加大雨傾盆。

關中之地在數月滴雨未下後,終於迎來了今夏的第一場雨。雖然這場雨來的有些晚,已在立秋之後,但對於剛栽種下夏薯的關中之地來說,這無疑是一場再不能合適的及時雨。

雨下了一夜,劉愈吃過早飯就要去皇宮當差,本想舉傘,但外面風有些大,只好跟侍衛一樣穿上蓑衣帶上草帽,出得門來,呂楚兒所帶女侍衛和連乎生所帶御林軍侍衛早已等候在門外。

“走。”劉愈招呼了一聲,聲音近乎都被風雨聲埋沒。

呂楚兒問道:“姑爺,今天雨這麼大,校場的御林軍選拔是否還繼續進行?”

“進行也不去了。”劉愈稍稍抬頭看著天空,“往皇宮去,今日就當給你們休假。”

劉愈沒有坐轎的習慣,這樣的天又實在不適合騎馬,一行人冒著雨到了東燁門前,幾個被風颳了一身雨的女侍衛見到宮門口便匆忙跑進去避雨。劉愈看著東燁門前高高的門牆,駐足停留了一會,像是在籌劃著什麼。

“玄武門。”劉愈口中嘀咕著,繼續看著門牆。

呂楚兒從門樓下跑過來道:“姑爺,外面風太大了,還是先早些進宮吧。”

劉愈知道她急著完成差事回家,下雨天在外,呂楚兒就想著偷懶。劉愈沒那麼急迫進宮,畢竟進去,對他來說也是無所事事。

眼看楚王已踏上歸途,事情已到了很緊迫的地步,劉愈不得不為未來的命運做盤算。看到宮門。他本能的就想起玄武門。想起那場在宮門前的殺戮。作為御林軍統領。他的確有這樣想或者這樣做的基礎。

但現下不同於唐初,蘇彥沒有秦王的氣魄,更無其在百官和軍中的號召力。

事實上,他也沒有。

“不進皇宮了。”劉愈突然改變主意,“去造御司臺衙門看看。”

呂楚兒很無奈,看起來今天自家姑爺又要到處瞎轉了,這幾日以來劉愈就很少進宮,總是在宮門外轉悠。而她就要一步不離的跟著。

劉愈對火槍的研究也有幾日了,在當下,已經有了生鐵管制成的原始火銃,都是前裝,彈藥分離,用火繩引燃,發射鉛丸,威力很大但殺傷力太低。這幾日來劉愈去看過工部的人試射,光炸膛就發生了好幾次,拿著槍管感覺拿著一顆定時炸彈。這可不是劉愈想要的火槍。

為了改進火槍。劉愈還借來兵部的倉房和火藥,另外還有幾個半吊子的“兵工專家”。加上幾個工部的能工巧匠,組成了一支固定十五六人的火槍研究小組。

其實研究的重點是改前裝為後裝,改火繩引發為火石擊發,至於改進膛線及研發彈藥合一的子彈的問題劉愈還顧不上去考慮。光是一個小小的火石針,就已讓十幾個工匠頭疼不已。

劉愈動嘴的輕快,工匠們動手的麻煩。

這一日劉愈又看了幾次新研究出來火槍的試射,還是經常出現啞火或是炸膛的現象。本身生鐵的承受力就差,加上引火方式的不科學,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工匠們對火槍的研究依舊停滯不前,但對於試射的鐵鉤倒是研發的及時,因以往試射時容易受傷,光靠鐵板和盔甲之類的保護措施已然不夠確保安全,工匠們用木櫃連同鐵絲和鐵鉤製成了“試射器”,只需要遠遠地拉動鐵鉤,就可以扣動扳機,如此引發火石來發射火槍。距離遠了,炸膛也沒危險。

工匠們只有對關乎自己身家性命的研究才會動完全的心思去研究,至於火槍,又跟他們的利益不掛鉤,研究的興致也就沒那麼高漲。

“要保持槍管的密閉,嚴絲合縫,最好能將火藥裝在一個小的子彈裡。”劉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