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股票與期貨(第3/4頁)
章節報錯
度、薩菲,甚至歐羅巴都有生產,所謂絲綢之路,傳播過去的可不僅僅是絲綢,還有養蠶的技藝。然而品質卻天差地別,這蠶寶寶到了國外似乎水土不服,吐出來的絲坑坑窪窪,光澤暗淡,我大明生絲依然笑傲群雄。
雖然暢銷,但一個弊端已然顯現,不論是收貨價還是出貨價,波動極不均衡,桑農也好,絲商也罷,顯然不待見這種波動。
一番調查聽證,大多數人對朱老七提出的生絲遠期合約有興趣,既然有興趣,那就推出。
好吧,真實的情況是,瀛州每年拿到的絲絹稅,茶稅很大一部分比例是實物,需要定期發賣。但官府賣東西,這尼瑪的價格可想而知,權錢交易,權色交易,就總是在市場最低價徘徊,市場價格以貪官的處理數量為波動標準。
朱老七煩了,既然不好好幹那就不讓你們幹,將公家生絲按品級,以十擔為單位發出交易合約,合約允許公開交易,但僅限正規註冊的紡織作坊,報名,稽核,抽籤,看運氣,而且也不是每日交易,而是逢五開市。
公家資產不追求高額利潤,便以當今市場行價來確定初始標的,至於發行後有幾手交易,價格漲跌如何就不關公家事了。
當然,發行價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還是要看市場波動,手中的生絲也不會一口氣發賣,而是每隔一段時間發行一次。合約細則幾十條,朱老七可是要求相關人等背誦下來的。
三月中旬,生絲合約在交易中心推出,隨即引起轟動。
當日,第一批合約售罄,幾日後逢五,市場交易員忙的焦頭爛額,公告牌一會一換,價格連跳幾級。
朱常瀛樂了,抓著商曹主事唐偉業在閣樓裡偷窺。
“價格又升了,知道為什麼麼?”
本次策劃商曹全程參與,唐偉業更是嘔血三升,簡直累成了狗。
“據微臣所知,幾大商行把持生絲收購,彼此呼應,暗中形成類似商會這樣的組織,囤積居奇,哄抬價格,許多中小紡織作坊難以獲取穩定貨源,經營艱難。如今官家放出合約,他們自然是樂見的,目測現在的價格還略低於那些中小作坊的採購價,還有的升。”
朱常瀛問道,“那些大絲商還是沒有願做合約交易的?”
“難,生絲只要收上來是不愁賣的,故而無人願意提前標的價格,都怕虧了,或者賺的少了。”
朱常瀛神色陰冷。
“給我盯住了,參與選籤的一定要是正經的紡織作坊,如發現有人借殼從事合約交易,罰金從重,不可姑息!若交易中心有任何一人徇私舞弊,貪贓枉法,孤殺他全家,勿謂言之不預!”
關於貪汙,知行學堂培養出來的人同那些進士舉人沒什麼區別,這是人性,不因所學不同就有所區別。
扼制貪汙,朱常瀛也沒有高明的方法,無非三點。
第一,高工資高福利。
第二,苛律峻法,全家追責。
第三,加強監察。
但無論怎樣做,杜絕貪汙是不可能的,能將這種行為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就算成功。
朱常瀛也不知道自己的策略算不算成功,誰貪汙納賄也不會跑來與他說,反正,人殺了不少,流放了一堆。
“臣曉得,臣一定嚴加督查,約束下屬,依法行事。”
話說這些絲商也真是狗,給他們機會卻不珍惜,朱常瀛本想攢個局大家一起玩,減少不必要的社交成本。須知想要談成一樁生意,並非坐在談判桌上幾句嘴炮就可以了,搞來搞去的相當不容易,而有了期貨,即便買賣雙方不見面也使交易有了可能。對這種大宗交易品來說,簡直不要太方便。奈何商曹忽悠一圈,瀛州僅有五家絲商入局,而內陸僅有一家。
不來就不來吧,朱老七最不願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