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沒有,城破的時候只有主公帶著凌波的官員被帶走了。而我們,卻留在了凌波。望著主公那遠去的背影,我們三人發誓,有一天要救出主公,重回凌波。我們便在凌波暗中招兵買馬,等待復國的那天。”
“那年的七夕,來了一個人找到我們兄弟三個。來人自稱是李延。我們曾聽得這個說過一個叫李延的人,他是主公的親弟弟,從小便流浪在江湖上,所以別人只知道主公有五個哥哥,卻不知道還有李延這麼個弟弟。此人生性嗜武,曾拜過當時中原之中最有名的人為師,也學得了一身好功夫。”老管家蒼白的臉上竟露出了笑容。正是朝佑凌可笑的,也就是李延。
“呵呵,年少氣盛啊!雖是從未見過我那哥哥,可是家族的恥辱是洗刷的不掉的。”佑凌可笑道。
“所以當我們知道主公被殺了之後,試圖起兵復國。然而事實就是事實,我們招的那點兵力怎麼會打得過趙匡胤那三十萬兵馬!毫無疑問,我們敗了,敗得傾家蕩產。我們五人帶著殘餘兵馬四處躲藏,整個宋國都貼滿了我們的頭像,懸賞追捕。在一處荒山上,我們被圍在了山頂。幾次試圖突圍不成後,我四人準備自盡,以報主公的知遇之恩。”
“呵呵,那時候我們身邊只有幾千兵馬,真是敗得很慘啊!”公孫豪嘆道。
“這四個傻瓜!”佑凌可也笑了笑。
“還好這老鬼說得及時,我們才沒死了”老管家用盡力氣抬起了手臂,打在了佑凌可的身上。“主公臨走的時候,便知道我們會為他報仇,也知道我們一定不會成功。所以他留下了口信,告訴我們兵敗後可以去大理,當今大理國主與主公有舊。還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巨大的寶藏,日後中原真的亂了,讓我們的後人完成主公的遺願。”
“對,還記得當年你離谷的時候,我讓你帶了條口信回去。”佑凌可向南宮自若問道。
“記得,就是那個什麼‘山上山,水中水,白山抱紅水。接天山上無處葬,映日紅花別樣薄’這幾句詩?”南宮自若一直都沒有弄明白只詩中所說的話是什麼意思,所以記得特別深刻。
“呵呵,自若記性不錯!”老管家笑道。“最後兩句詩的最後兩個字分別是‘薄’和‘葬’兩個字,諧音就是‘寶藏’。前兩句的‘白山’和‘紅水’正是埋藏寶藏的地方,西域天山之上。”
“當時我就是想提醒他們四個,別忘了六哥的遺願。”佑凌可道。
“呵呵,我們怎麼會忘呢!這些年來,我一直都等一個機會,重返中原。然而苦苦等了三十七年,中原還是一片繁榮。”老管家眼裡滿是滄桑之感。
“所以三十幾年你就一直都不來看六哥?”佑凌可的話語裡略帶責怪。
“我們沒臉去見主公啊……”老管家話未說完,從口中嘔出一口黑血來。唐雪巧欲上前檢視,卻被老管家伸手擋住了。
“在大理,我們雖是最大的家族,卻一直都沒有兵權。當年的大理國主一開始對我們還算是好,後來我們三家的勢力越來越大,國主不得不對我們有所防範。”老管家喘了幾口氣,又接道:“宋國一直都有吞併大理的野心,加上我們這些‘前朝餘臣’躲在大理,三番幾次對大理用兵。國主無奈之下,只得親自入中原求和。原本一切都是很順利的,卻不料返回途中遭遇悍匪,國主幾乎喪命。幸好雪巧的爹爹出現了,救了國主一命。其實這一切都是宋國朝廷策劃的,雪巧的爹爹救了國主,也就不能再在中原待下去了,便隨國主回了大理。”老管家漸漸的閉上了眼睛,已沒了睜開眼睛的力氣,沉默了良久。
“唐邦餘的出現,使國主找到了對付我們三家的策略。國主以救駕有功為名,大肆的讓唐家發展勢力。不過三年,唐家便成了繼南宮、皇甫和公孫家後的第四大家族。從此大理有了四大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