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襲西方的軍隊,但精神層面上,他們還是遵循日本的一切理念,這也是日軍與真正的西方軍隊的主要差別。】

日本人評判其戰爭正義性的前提與美國人截然相反,他們對國際形勢的判斷也是不同的。美國把戰爭歸因於軸心國的侵略,認為是日本、義大利、德國三國的非法征服破壞了國際和平。美國認為:當軸心國佔領了中國東北、衣索比亞和波蘭時,他們實際上是實施壓迫弱小民族的罪惡政策;他們違反了“讓自己生存、也讓別人生存”這條公認的國際準則,或者至少是破壞了針對自由企業的“門戶開放”政策。7【7薩評:如果前一句話說的是道義,後一句話說的就是利益。“門戶開放”政策是1899年美國針對中國提出的政策,意思是在中國應當對所有國家開放同等的機會。這又是一個不容中國人開口的“關於中國的政策”。】而日本人對戰爭的原因卻持有不同的觀點。他們認為:只要各國都擁有絕對的主權,整個世界就會處於一種無政府狀態之中。因而,日本必須為建立一種等級制度而鬥爭,而這個任務只能由日本來完成,因為只有日本才是唯一的真正建立起自上而下等級制度的國家,也只有它懂得“各安其位”的必要性。8【8薩評:這種邏輯在二戰前的日本無疑很容易被接受,因為自古以來日本社會就是一個等級極為森嚴的金字塔型的社會,用嚴格的控制和禁慾主義約束每個人,使他們能夠作為一個整體在日本嚴酷的自然條件下生存下來。每個日本人都有自己的上司,都是被管理者,社會對他們的要求是像一個機器零件一樣地工作。所以,二戰之前的日本人對於平等基本無法理解,他們無法理解各國間能夠平等共存的概念,而認為總要有一個最高的管理者,世界才會安定。】日本國內已經實現了統一及和平,平定了叛亂,9【9薩評:指的是日本明治維新期間西鄉隆盛在西南發動的叛亂,被日本政府軍討平。在日本人眼裡,這場“西南戰爭”類似美國的南北戰爭。】建立了公路、電力、鋼鐵等產業。10【10薩評:二戰前日本是亞洲唯一的工業國家,也因此具有極高的自我優越感。】據日本官方統計數字,日本99·5%的青少年都接受了義務教育。因而,根據日本等級制度的前提,它應該幫落後的年輕兄弟——中國。11【11薩評:這就是日本所謂的“幫助”,它要“幫助”中國也成為他們所喜愛的這種等級體系中的一員,而無須問中國人是不是喜歡。】同時,日本和“大東亞”各國同屬一個人種,因而它應該首先把美國從這一地區驅逐出去,然後再來對付英國和俄國,讓它們“回到自己的地方去”。12【12薩評:這倒有點兒反殖民主義的傾向了。只不過真正的反殖民主義說的是“亞洲是亞洲人的亞洲”,而日本人說的是“亞洲是日本人的亞洲”,雖然只差幾個字,其內涵卻大相徑庭。】各國應該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並且在國際等級制度中確定自己的位置。在下一章中,我們將探討在日本文化中受到高度評價的等級制度所具有的含義,這種幻想是日本人創造的,並且適合他們。然而很不幸,那些被日本佔領的國家並不認同這種觀點。13【13薩評:日本作為一個長期孤立的島國,從幾乎不知國際事務為何物忽然一下闖進五彩繽紛的世界舞臺,使得腦子裡產生了如此荒誕的想法。】即使戰敗後,日本仍認為不應該從道德角度上批判“大東亞”的理想。另外,日本戰俘中最不好戰計程車兵也很少指責日本政府所勾勒的對大陸和西南太平洋地區的戰略野心。今後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內,日本都將繼續繼承這種幾乎與生俱來的態度,其中最重要的是對等級制度的信仰。對鍾情於平等的美國人而言,這些思想可能是不可思議的。但我們必須清楚地瞭解等級制在日本的含義以及對日本的好處。14【14薩評:日本明治維新的成功,曾使一些中國的有志之士認真學習它的經驗。然而蔣百里將軍曾說:“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