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三、五日;這管事還真的尋了兩處二進小院;都在靠近崇文門的明時坊。

一處在坊北;因空置了半年;有些破敗;院落也小;不過因離貢院近;附近住的讀書人多;價格居高不小;典房價格正好是三百兩;另外一處則是在坊南;剛騰出屋子;裡面收拾得整整齊齊;帶了九成新的傢俱陳設;房舍廂房也多;典銀二百六十兩;不過就是附近住的都是商賈百姓;鄰里雜亂了些。

沈琰聽了介紹;就已經有了傾向;親自隨著管事去轉了一圈;就選擇了與貢院一街之隔宅院。

對於喬三老爺挑的這個女婿;各房本說什麼話的都有。

有瞧不起他們;覺得是外地鄉巴佬;厚臉皮攀權喬家;也有覺得沈家兄弟年紀輕輕就有功名;前程可期。

不過聽說沈家連房子也買不起;只能典屋而居;輕鄙的就多了。

舉人是體面;可窮舉人就談不上體面了。不管沈家兄弟以後前程會如何;明年小喬氏嫁過去吃苦卻是一定的。

“怨不得說窮酸;就愛講究那虛頭巴腦的骨氣。親戚裡外的;住就住了;非要著急忙慌地尋房搬家。搬了這裡;靠的就不是喬家了不成?”喬大老爺私下跟喬二老爺抱怨道。

喬二老爺道:“上面無父祖可依;支撐門戶的長子長兄;到底比旁人想的多些。年輕人吃點苦;不是壞事。”

喬大老爺嘆氣道:“老三也算有先見之明;兒子不爭氣;女婿找補……”

到底是羨慕的;長房年長的女孩們都嫁到官宦人家;嫁妝也咬牙預備的體面;可婆家多是勢利人家;遇到事了都跑得遠遠的;壓根靠不上。若是跟三老爺似的;當年也尋兩個舉人中女婿;施了恩義;還能多兩門助力;嫁妝也能硬撐了。

喬二老爺心細如髮;早在沈琰、沈兄弟到京;聽到這兄弟名字就覺得古怪;就悄悄叫人打聽了兄弟兩個的底細;即便不知他們是二房沒上族譜的血脈;可也曉得他們就是松江人氏;心下就狐疑不定。

等到沈瑞、沈珏兄弟陪著喬氏過來時;喬二老爺雖後來出去了;可還是叫人盯著客院那邊。等到晚上回來;知曉喬三老爺只叫喬永德兄弟出來陪客;沈琰兄弟提也沒提;喬二老爺就曉得這其中說頭。

他雖有些好奇;可也沒有細究;卻是悄悄吩咐妻子對於白氏母子敬而遠之;無需親近。

對於丈夫的吩咐;喬二太太倒是沒有多想。見過白氏一面;瞧她言行做派與自家小姑差不多;喬二太太心中就膩歪的不行;巴不得不去應酬。

喬家人都以為沈琰這樣倉促找宅子;如今既找到定會迫不及待地搬走。

不想這回沈琰倒是不著急;拿了銀子僱人將那邊裡外收拾了半月;處處齊全了;才別了喬三老爺一家;母子三人帶了幾個下人搬了過去……

第二百八十五章 較長絜短(二)(第二更)

在搬進新居之前;沈琰、沈兄弟倆也開始南城書院求學生涯。

說起求學;也不算全對。因為聽說南城書院有了功名的學生可以兼職做講師或是帶師弟上小課;沈琰就將自家兄弟倆報了名。

講師按照講課多少;書院這裡有銀錢薪酬;帶學弟的話;收入能更高;不過需要雙向選擇。師弟選擇師兄;師兄也選擇師弟。課業的內容;也可以雙方協商議定。

南城書院之所以能留住不少寒門出身的舉人與秀才;繼續在這邊求學;全賴這條規定。

沈琰本就擔心坐吃山空;早已打算搬完家後就想法子看能不能有賺錢的門路;讓手中的銀錢動起來;如今曉得書院這裡可以兼職自然欣喜不已。

至於沈;對於兄長的決定毫無異議。

他雖沒有賺過銀錢;可並非是不知世事的富貴少爺。要是沈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