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掩飾。
草原並不如中原文明,所以他們更接近野獸。生活在荒野上的野獸,弱肉強食自然是唯一法則。文明發展的程度越是高階,叢林法則就被隱藏得越深,或者說修飾得越深。
究其根本原因,是物質的豐富程度,已經可以讓普通人都豐衣足食。
但是在草原上,豐衣足食對普通牧人而言,只是一個存在於夜晚的美夢。所以牧人更加純粹,純粹的殺戮,純粹的掠奪,純粹的為了軍糧劫掠旁人。
張長安在看見河谷景象的第一眼,就確認了這裡是契丹籌糧軍隊集合的地點。在草原上籌糧的隊伍,自然要有這樣一個轉運地帶,方便他們將籌集到的糧秣,統一運送到懷戎城和居庸關戰場。
趴在草坡後面,張長安一直在觀察契丹營地,在心中計算對方的將士數量和守備力量。
牛羊自然是多不勝數,軍卒就有兩萬多人,透過他們帳篷的分佈情況、將士言行的緊張放鬆程度,張長安推測出他們的籌糧隊伍,還有不少沒有回來,所以他們還會在這裡等待一段時間。
對張長安而言,這是一個極好的訊息,意味著上官傾城的大軍,有向這裡奔襲的時間。不過這個時間是否充足,張長安沒有把握。
對方既然已經有大量籌糧千人隊歸來,就說明時限快到了。後續還有多少籌糧隊伍歸來,張長安完全無法估計,也就不能推斷對方拔營離開的時間。或許他們明早就會啟程,又或許他們會等到後天。
實事求是的說,押送牛羊的軍隊,行動速度是不如純騎兵隊伍快的,就算他們明天就走,上官傾城也能在他們抵達懷戎一線之前,追上他們擊敗他們。
但張長安不得不考慮的是,這些外出籌糧的契丹隊伍,在糧食籌集之後,懷戎、居庸關方向的契丹軍隊,會不會派遣部分軍隊前來接應。
“如果只是這兩萬多人,或者說三四萬人,上官將軍只要能及時趕來,要擊敗他們實在是簡單得很。卻不知契丹大軍派出去的籌糧、運糧軍隊,到底會有多少。”徐九不無憂慮的說道。
張長安低聲回應:“在前線戰局僵持的情況下,六十萬大軍,又能分出多少力量籌糧?說破天也不會有十萬。只要不超過十萬,我們就有襲擊他們的可能!”
說到這,張長安回頭,開始準備軍報,讓隊伍中的修士送回去。
送信的修士,也需要有牧人跟隨,路上若是碰到契丹遊騎,總會多一分活下去的可能。
前方斥候回稟軍情,是一日兩報,這是上官傾城根據眼下的戰爭情況,制定的斥候行動鐵則,方便她評估前方軍情,不貽誤戰機。如果斥候沒有及時回報軍情,那就意味著斥候出了問題,也方便她及時做出應對。
在張長安帶著格桑等人,跟蹤契丹籌糧隊伍的時候,上官傾城並沒有讓大軍冒然跟進,契丹的籌糧隊伍既然已經遍佈前方草原,大軍就不能輕動,免得被對方發現蹤跡,影響接下來的行動。
在接到張長安的軍報之前,上官傾城一直在軍帳裡對著草原地圖思考戰局。草原地圖是全真觀、無空釋門聯合繪製的,比尋常輿圖要詳細不少,但即便是細作的手筆,這份輿圖其實也談不上多麼精細。
草原終究還是太廣袤了些,無論是之前的青衣衙門,還是後來的全真觀、無空釋門,都沒有時間行走、丈量每一寸土地。
就在上官傾城尋思著,如何就契丹籌糧隊這個可以利用的目標,將戰術結果儘量擴大,改變媯州方面的戰局時,她聽到了一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聲音。
“無論媯州、檀州,還是平州,契丹大軍的主力,都是契丹八部的直系軍隊,其他被契丹征服、兼併的草原部族騎兵,數量雖然不少,但論戰力就差了許多。眼下契丹統一草原時日尚短,還無法消除八部本部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