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廣西狼兵稱為狼土兵,這個土便是指湖南西部土家族的兵。
廣西狼兵善用長牌砍刀,嘉前年間倭亂時,朝廷曾調遣狼兵到江浙一帶抗擊倭寇。狼兵表現出眾,能以少擊眾,十出而九勝,使倭寇聞風喪膽,成為僅次於戚家軍的抗倭力量。狼兵作戰時也不同漢軍,他們以7人為一伍,各伍獨立作戰;每伍中有4人專事擊刺,有3人專事割首,以便請功領賞。衝鋒時,一人向前,同伍的左右人都大呼夾擊,予以支援。一伍向前,則左右各伍都予以支援,全隊密切配合,並以執槍者居前,執弩者守衛於兩側,形成尖刀式隊形,發揮長短兵器的作用。
崇禎年間,遼事激烈,朝廷再次徵調廣西狼兵赴遼東參戰,與遼東本地明軍畏戰不同,狼兵每遇清軍必奮勇向前,更不畏與清軍近身肉搏,乃是繼川兵、戚家軍之後又一支在遼東打出明軍威風的兵馬。時人稱之為關寧鐵騎的遼東明軍中便有數千廣西狼兵在內,是督師袁崇煥直屬的嫡系部隊。
鑑於狼兵多是壯人、苗人、瑤人,且廣西境內壯人又分生僮和熟僮,熟僮都是受了漢化,對漢人政權天然親近,而生僮卻在深山老林之中,不服王化,想招他們出來當兵難度很大。且廣西境內民族雜居,不少民族都自成體系,相互抱團,明朝也好,清朝也好,都很難讓他們親近,所以入滇之前,周士相寫了一封長信給邵九公,信中指示邵九公在廣西開展少數民族歸漢事。
對於親近明朝的熟僮,周士相建議邵九公直接將他們看作漢人,為這些熟僮造冊,從此以後官府不再稱他們為僮人,而直接稱之為漢人,將他們與境內漢人一視同仁,不分彼此。而對於生僮,也儘量不以武力威脅,而以利益誘他們出山參加太平軍。凡是願意參加太平軍的僮人,不論是生僮還是熟僮,在參軍之時都給予其物質獎勵,諸如油鹽醬醋、糧食和肉類食物,表現優秀者還可以得到金銀、布料等物品賞賜。當然,為了區別生僮和熟僮,也為了剌激生僮,在具體賞賜上,熟僮的待遇要高於生僮。只有生僮在軍中服役滿一年,或者帶著其全家老小一起來投,那麼才可以享受熟僮待遇。除此之外,則是以戰功來決定賞賜多寡。
周士相對邵九公反覆強調一定不能和清軍一樣歧視廣西壯人,不但不能歧視,還要重視他們,要想方設法將他們變成漢人。對於願意合作的頭人,更要讓他們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若想當官,文可做知府,武可做總兵。總之,太平軍對於願意放棄僮人身份成為漢人的廣西少數民族一律歡迎,並且保證他們能夠得到比不肯當漢人的僮人多得多的好處。
“相較招募一兩支能打的狼兵,讓廣西的那些少數民族成為漢人更重要。前者只是細枝,後者則是主幹,萬不能顛倒。我中國文明向來便是漢家文明,而我漢家從來不是以血統為論,而是以文明為論。只要他們願意接受我漢家文明,願意成為我漢人一員,那麼他們便是漢人,他們的子子孫孫也都是漢人。
小到一縣,大到一省、一國,若大家說的是同一種話,寫的是同一種文字,過的是同一個節日,繼承的是同一種傳統,傳承的是同樣的衣冠,那麼我們便再也不用擔心異族為禍了,因為這世上沒有異族,只有漢族。”
。。。。。。。。。
得發個聲,不然被你們想的太不堪了。我晚上出去是捉知了猴賣錢,這樣才能支撐我寫作。你們想的太汙了,我一大老爺不值錢啊。(未完待續。)
第五百三十七章 圍而不死
雲南,經安寧之變後的永曆如驚弓之鳥,倉皇向滇西奔逃,六天後到達永昌。馬吉翔等人唆使永曆直奔緬甸,太后和王皇后卻堅持不去。想到在安寧時自己急於逃生,而將太后、皇后、太子扔下,永曆心中愧疚,便下旨駐紮永昌。此時隨駕官員已經去了八成,護駕兵馬也只剩不到四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