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家族把持的華人置業和中華娛樂,只是眾多戰果當中的一部分而已。

由於這種不管瞄上誰,對方都會被血淋淋地撕下好大一塊肉的精準投機眼力,劉巒雄還贏得了“拆骨專家”的稱號。當李兆基的中華煤氣公司和嘉道理家族的大酒店集團也沒有逃過一劫後,這位股市狙擊手的赫赫兇名,更是用氣焰滔天來形容也不為過了。

劉巒雄的能力確實不是浪得虛名,在從愛美高的製造業,跨入華人置業和中華娛樂的地產業的標誌性資本操作過程裡,就展現得可謂淋漓盡致。

他對華人置業和中華娛樂的收購,是從手無一股的零起點開始的,而這兩家公司的所有者是根基深厚的李福樹和馮秉芬,全都出自香江的名門望族。

李福樹為香江銀行家族之首李佩材家族的第三代,是香江證券聯合交易所現任主席李福兆的堂兄。他的身份絕不亞於李福兆,曾任香江立法局議員、東亞銀行行政總裁。

馮秉芬是東亞銀行創始人馮平山之子,曾任兩局議員,於1971年被英國皇室頒授爵士銜。

李福樹的父親李冠春,也是東亞銀行創始入之一。

前輩的友誼延至後輩,他們共同擁有華人置業、中華娛樂兩家公司,彼此分別擔任董事局主席,多年相安無事。

可就是如此親密的關係最後也起了嫌隙,1986年,也就是去年3月21日的華人置業股東大會上,出現了一邊倒的怪像,新一屆董事局的9名成員,馮氏家族佔4席,而李氏家族全被“清洗”出局。

李福樹當然無法嚥下這口怨氣,隨即找人合組了巴仙拿公司,以這個名義發起對華人置業的收購。

馮秉芬早有預料,搶先一步與曾經的和黃大班韋理斯合組司馬高公司,聲稱其已經購得華人置業35%的股權。

就這樣,李福樹和馮秉芬這兩位雖然年過古稀、但脾氣依然火爆的老人家,勉強維繫世交的顏面,全都退居幕後,任巴仙拿與司馬高這兩個代理人在臺前殺個天昏地暗。

嗅覺靈敏的劉巒雄,就是看準這個時機,悄悄地提前吸納長年低迷的華人置業、中華娛樂兩家公司的股票。

就這樣,當馮李兩家開始火拼的時候,劉巒雄手裡的冷門股成了熱門股。不過這次他沒有一擊得手、套現走人,而是起了更大的野心。

由於李福樹在這場火拼當中優勢不大,劉巒雄便找到對方,表明自己對中華娛樂很感興趣的態度。

當時劉巒雄已經透過狙擊莊氏家族的能達科技惡名在外了。李福樹便抱著“惡人還須惡人治”的想法,以雙方認可的“合理價格”做了這筆交易。

在劉巒雄所持中華娛樂股份,與其第一大股東馮秉芬相近時,突然宣佈全面收購這家公司。

正在和李福樹拼搶華人置業控制權的馮秉芬,被劉巒雄從背後射來的這支防不勝防的暗箭打了個措手不及,無奈之下只好放棄中華娛樂,以集中兵力在華人置業上與李福樹決一死戰。

趁虛而入、攻其不備的劉巒雄,就這樣輕而易舉地拿下了中華娛樂,接著慾壑難填、得隴望蜀地盯上了華人置業。

這家市值3。8億港元的公司,可是李福樹和馮秉芬兩位大佬爭奪的焦點,當時財力只有1。2億港元現金的劉巒雄想要虎口奪食,絕非易事。

不過這位股壇狙擊手再次抓住了人性的弱點,一邊籌集資金,一邊繼續公關落在下風的李福樹,終於開啟缺口,使其“寧予外邦,不予家奴”地成全了自己。

當一向玩“假收購真敲詐”的劉巒雄,出人意料地玩真的,控制了華人置業、中華娛樂這兩家上市公司後,透過供股等方法,積累到了更多的資金,開始以“億”為單位在股市裡興風作浪,狩獵目標也都變成了大魚。